退热,止咳,提高免疫力!小儿推拿了解一下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3-11-26 22:00

 “支原体肺炎高发”“儿科爆满”“带孩子看病排队排到怀疑人生”……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但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孩子发烧、咳嗽,吃药也不见好,另一方面医院儿科人满为患,怎么办?家长们不妨试试小儿推拿。

孩子反复发热咳嗽  一次推拿后见效

“想不到小儿推拿效果这么好,仅治疗一次,孩子的烧就退了,咳嗽也缓解不少。”昨天下午,在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周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乐乐找到徐士象副主任中医师复诊时,对推拿效果称赞不已。

一周前,乐乐开始出现干咳的症状,并伴有高烧,热度最高时超过了39.5℃。起初,也吃了一些退烧药、止咳药,但热度总是反反复复,一直压不下去。期间,带孩子到附近医院挂水,效果也不明显。眼见着孩子发热持续不退,咳嗽不止,周女士经朋友介绍,决定求助于中医推拿,于是连夜挂了专家号。

三天前,当孩子第一次就诊时,体温39℃,咳嗽有痰声,舌红苔白。徐士象在听诊时发现孩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因此没查胸片,只查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象显示细菌感染,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像他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外感风寒所致,可以通过平肝清肺、打马过天河的推拿手法治疗。”徐士象介绍,平肝清肺是小儿推拿里的一种手法,即同时推肝经和肺经两个穴位。肝经在食指螺纹面,肺经在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推向指头,可以一起推拿,也可以分开依次推拿,有清热宣肺的功效。

图片

平肝清肺

“天河水”是小儿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清热穴位,该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用食中指弹打天河水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图片

打马过天河

三穴合用,有清肺止咳清热的作用。同时为了增强退热效果,又给孩子加上了后背刮痧。

图片

刮痧

“虽然治疗的时候,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但退热效果非常明显。”周女士有给孩子体温做记录的习惯,细心的她发现治疗前孩子体温始终在38.5℃以上,推拿治疗一次后,孩子体温明显有所下降,晚上睡着后出汗,烧也退了,第二天、第三天体温始终正常。

昨天复诊时,虽然孩子热退,但仍有咳嗽,为了巩固疗效,徐士象予推拿一次,清肺经、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清肺经以清肺止咳,配顺运八卦理气化痰消食,配清天河水清余热,防止发热反复。

图片

运内八卦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  不妨试试两“字”推拿法

中医认为孩子脏腑娇嫩,外感风寒或者风热,容易入侵肺部,会导致肺的宣降功能紊乱,出现感冒、咳嗽等疾病。适当的推拿手法可以使肺的宣降功能恢复正常,肺清、脾健、痰消,达到轻症得解,重症得缓,病后调养的目的。

徐士象副主任中医师表示,如果小孩正在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或者正在被痰多、喉痒、有痰咳不出等问题困扰着,又或者是呼吸道反复感染、抵抗力差,不妨试试两“字”推拿法。

第一个字是“丰”。在孩子的前胸,沿着胸骨从上到下先完成第一笔竖,然后,沿着肋间隙,从上到下,两侧各来三笔,凑一起组成三横。可以用食中指,在皮肤上推擦30-50遍,至皮肤微微发红,也可以用刮痧板在皮肤上轻刮。三横一竖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丰”字,每天睡前一次,能起到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

图片

 

第二个字是“介”。在孩子后背,从大椎穴开始,沿着两侧肩胛骨内侧缘,用食中指或者刮痧板,轻轻划出一撇一捺。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从上到下,自肺俞穴轻刮到脾俞穴,刮出两个竖。操作同上,可用食中指推擦30-50遍,至皮肤微微发红,也可以用刮痧板轻刮。一撇一捺,加上两竖,就是个“介”字。孩子咳嗽,不论有痰无痰,皆可用本法,有清肺止咳、运脾化痰的功效,如果痰多还可以加上拍背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图片

 

此外提醒大家,治病不如防病,尽量通过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方式预防感染。如果发现孩子有高热、咳嗽加重、精神不佳等症状,应该尽早考虑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通讯员 孙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