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南京红山动物园“大自然生活节”精彩不断,听专家讲述“雨林工程师”亚洲象的保护故事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0-04 22:40

扬子晚报网10月4日讯(记者 徐昇)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头野生亚洲象吗?为什么要保护亚洲象?每年10月4日被定为“世界动物日”,结合“2023大自然生活节”,10月4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推出自然守护分享会。在动物园中心广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云南项目负责人曹大藩通过主题为《以“甜蜜”的方式保护亚洲象》的分享报告,向现场观众讲述了生活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社区村民养蜂护象的故事,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参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活力。

自然守护分享会 记者 邵丹 摄影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以“人与动物共享生命之美”为宗旨。“有一些物种,它们的存在和生活能显著改变周围的物理环境或者资源流,并且通过创造新的栖息地或改变栖息地类型而影响其他物种,这种物种通常被人们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象作为大陆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就是这样的工程师。亚洲象有‘雨林工程师’之称,是典型的伞护种。”曹大藩介绍,目前我国云南现存大约300头野生亚洲象。亚洲象食量非常大,在活动和采食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植被,从而刺激植物生长,同时创造出更多林地空间,让植物能吸收更多阳光、水分。这也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促进植物的更新和演替。此外,亚洲象的活动也加速了森林能量转换,增加更多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的固氮作用。亚洲象活动时,林地中会形成较大的空间,例如常见的象道等。群象的活动范围则更大,它们活动后留下的空间,为其他野生动物创造了更大的活动范围。亚洲象取食、活动时剩下或折断的植物,也为其他食草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云南项目负责人曹大藩向观众讲述亚洲象的保护故事

当天,自然向善探索中心创始人郑旸捷,以自然向善未来雨林守护人计划为主题,向大家介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与保护”生态恢复实践示范项目,论证这一模式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植舒琪,做了主题为《城市中的公民科学实践》的分享报告;来自EarthLab的国际业务负责人路泽天通过分享企业ESG举措,倡导中国经济零碳故事,元气占立“零碳咖啡”负责人辛磊则从如何点一杯零碳咖啡入手,让更多人关注并了解碳知识。

据介绍,红山森林动物园“2023大自然生活节”从即日起持续至11月12日,围绕“共创 共享 共未来”主题,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自然好物市集、自然守护分享会、自然音乐节、自然电影节、自然生活体验、自然生活集章等线上线下活动,传播保护理念和可持续行动措施,助力绿色发展。

自然好物市集吸引众多游客 记者 邵丹 摄影

除了现场分享,自然电影节循环播放《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系列》《十三》《江苏盐城系列》等野生动物纪录片。《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系列》讲述了岷山山脉地处四川省北部和甘肃省南部边境,是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山系,生活在这里的生灵还有藏酋猴、小黑熊、斑羚、羚牛等。《十三》讲述了一个仅剩十三头的中华白海豚小种群的故事,粤东海岸生活着十三头多年未能繁衍的中华白海豚,专家郑锐强为了保护这个小种群日复一日努力着。

在自然好物市集,市民游客可以看到各种丰富的文创。红山动物园邀请了橄榄时光、抱朴再生、译林、朴阅书店等有情怀、有环保理念的企业,将他们的自然好物、自然好书和文创产品带到线下参与展示展销,传播保护理念和可持续行动措施,助力绿色发展。

游客纷纷打卡盖章

记者 邵丹 摄影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