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商智慧芽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3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约115件专利申请量,累计已有852家“小巨人”成功上市,从行业分布看,新材料“小巨人”数量最多,达2953家;从省级与地级单元看,江苏、北京“小巨人”科创能力表现亮眼,数量领跑全国。
报告梳理分析了全国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认定、行业分布、融资上市情况,从企业整体科创能力、区域科创版图等维度对“小巨人”企业进行深度全景扫描。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9年以来,累计公示五批共12950家,认定1.2万家。报告显示,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典型技术画像为拥有约115件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占比近一半,累计得到200余次专利引用,并有1-2件走向海外的PCT专利。
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针对服务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平台,持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北交所210家企业中,超四成(46.2%)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对比智慧芽统计2022年同期的占比(32.6%),在过去一年间,北交所“小巨人”含量显著攀升,上升超1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共有852家企业成功上市,占比约7%。其中,A股上市企业共843家,赴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分别有12家和1家(含双重上市等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各板块中,科创板的“小巨人”含量最高,550家上市企业中有高达49.8%来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接近一半。
图:A股各版块中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贡献度
为排除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估一家企业的技术密集度,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采用发明专利密度——千人均有效发明专利量来进行衡量分析。报告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人均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78.9件,即“小巨人”企业每千名员工就掌握78.9件有效发明专利。
据智慧芽统计,从省级单元来看,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全国31个省区市,且已有20个省区市拥有超过100家小巨人。其中,江苏省的“小巨人”数量最多,共1477家,且第五批公示的“小巨人”数量同样最多,达795家。从地级单元来看,“小巨人”企业分布于全国近300个城市(含直辖市、地级市、州、地区),且有20个城市已拥有150家及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其中,北京市在新增243家第五批公示的“小巨人”后,保持全国第一的位次,总计达793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