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2月28日讯(通讯员 王亚 衡冬梅 记者 范木晓子)2月27日,以“一水醒春风·万物绿欣荣”为主题的2023珠溪古镇文商旅融合发展推介会成功举办。一批“首”字号项目扎堆而来,给古镇的商业“规划图”打上“高端”标签,再现千年珠溪喧嚣、热闹盛景。
漫步古镇,修缮后的街巷曲径回廊,石雕、木雕、砖雕特色鲜明,高脊飞檐、层楼叠院、亭台楼榭的和谐组合,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面貌。
作为主干道的东西大街,则是珠溪古镇发展历程的“户外博物馆”,市楼、板桥、戏台形成文化中心景观,街道两侧不同年代建筑并存,诉说着不同的历史故事。
“独一无二的特色历史建筑对于各类商业项目都有极大的吸引力。”盐城市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屠兆彬道出了“千年古镇半日闲”的品牌打造理念,“入驻的商业不仅要适合自古‘盐文化’追求的闲情志趣,还得能满足城市高端消费需求。”
场景结合地区弄堂街巷、家庭生活、非遗文化元素,唱词押韵易懂、代入感强,让不少游客感叹,在打卡景点的同时,仿佛打开尘封的记忆匣,真正做到看景观剧遇见自己。
“希望用‘一台好戏、一个剧场、一张商旅地图’的方式,实现厚重‘盐文化’的轻松表达,让珠溪古镇成为外地人必来、盐城市民常来、未来新城人反复来的文旅小镇。”盐城市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葛智杰说。
据了解,古镇通过“AR+文旅”的方式,古镇“数字人”顺利诞生,不断拓展应用边界,创新运营场景,让人穿越虚实结界,感受全真互联的美好世界。
多元业态共生,谱写古镇美好未来面对着全国古镇众多、资源同质化,缺乏特色的现状,如何突破“千镇一面”的桎梏?27日,众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路径。
有了文化,便有了美。 特色小镇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操盘规划设计,通过还原、活化、优化的方式,运用“城市针灸术”对项目进行整体开发,重塑古镇边界,最大限度保护古镇的原真性——在旧址重新复原文庙,再现历史风华、赓续圣贤理想;精造珠溪文化记忆馆,提炼文化气脉、存续古镇记忆;修复和场景还原陈氏宗祠,再现明朝盐官陈文杰的卓越政绩、为民情怀。
有了商业,便有了魂。特邀曾获香港金像奖提名、金鸡奖提名,电影《画皮》、《长歌行》的美术总监刘京平老师,85后新锐跨界艺术家侯之、尹乐全程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文化置景塑造工程,用匠人精神挖掘文化谱系,赋活千年垣商文化,重现古镇巅峰时期商貌氛围——沿着东西大街一路前行,越过珠溪剧社,就会看到布满岁月痕迹的工农饭店,里面依旧秉承了旧时老茶馆“三春一莱”的传统工艺和味道,承载着很多伍佑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回忆。
“自启动招商以来,我们共收到两百余家知名品牌的合作意向,本着‘苏北首创、盐城首店、品牌首位’原则,我们通过层层把关论证确定落位。”推介会现场,盐南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与来自主力品牌、文化服务单位、商业品牌及文曲巷美食的近20家品牌商户代表共同上台完成进场签约仪式。
以“品牌优先、口味优先、文化优先”为导向,打造复合型小吃业态,精心挑选品牌小吃、地方特色美食、伍佑本土风味等50余种特色品类。据悉,美食街预期在3月底率先开放,届时一条最有文化韵味的盐城网红小吃街将会华丽面世。
“珠溪古镇作为盐南文旅第四代城市商业地标作品,我们希望通过文商旅融合构建独特的场景力,进而转化为项目的价值增量,推动我区文旅产业的迭代升级。”在推介环节,盐城市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葛智杰说,让大家共同见证古镇多元新业态的诞生,共绘珠溪古镇的美好明天。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