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考试:考场是为一个人设置的,在考生后面,还站着3名老师,他们有的负责口述试题,有的负责代笔书写。这又是一场励志的考试:考生是一名视力障碍者,此次她的目标是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此前,她已完成本科学业、考取了人民大学研究生、还成为江苏首名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视障考生。
她叫周文晴,今年24岁,出生2个月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视神经萎缩,从此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仅有光感。然而,她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停留在黑暗里,更不想束缚在很多视障者被定为好的“盲人的命运”里,靠着十多年如一日地艰辛付出,女孩在学业上完成了一段人生逆袭。
与众不同的考试:单人考场 3名老师“打辅助”
10月29日上午,秋风微凉,在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的图书馆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紧张的考试。
与考场四周的安静相比,考场内却有些热闹。坐在电脑前的考生神情投入,她在仔细听取老师读出的考题,思考片刻后,向另外两名老师口述出自己的解答,因为经常需要修改答案,负责读题的老师会反复朗读题目,口干舌燥情况下,也不愿喝口水,生怕耽误考试时间。
“总体上说,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周文晴告诉记者:前两场考试有电子试卷,信息技术老师操作电脑,她根据电脑里的读题来整理思路答题,现场两位老师根据她的口述来书写。最困难的是最后一场语文高中学科专业测试,因需要大量书写答题,3名辅助老师配合默契,不厌其烦地帮她朗读题目、书写答题、修改答案。
“能够亲身参与辅助小姑娘考试,我觉得既高兴又感动”,张晓雨是参加当天辅助考试的老师之一。她告诉记者,小姑娘虽然看不到,但是听力非常好,整个考试过程十分投入,她在答题时反应很快,思路清晰。
记者了解到,这是徐州首次用这样的方式帮助视障考生完成教师资格考试。徐州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帮助周文晴顺利完成考试,该部门从接受考生报名,了解了周文晴身体情况后,他们就开始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修订)等法律文件,为其设计了符合要求的考场:单人考场、提供进入考场辅助引导、根据规定延长考试时间、3名老师以人工辅助形式口述试题和根据考生口述代笔书写。
令所有人欣慰的是,周文晴顺利完成考试,她自述自己“发挥正常”。周文晴说,她非常感谢徐州教育部门的辛苦付出,感觉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了”。
这场与众不同的考试,也让很多网友直呼“励志”,网友“彭城三月风”留言,“三名老师为一名考生打辅助,这是我见过的最美考场”,网友“海边的风”评论,“考场上的女孩美丽又自信,祝愿她能够圆梦”。
逆袭之路:考上大学 省内首个过六级视障考生
1998年出生的周文晴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专业二年级研究生,算是这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她在学业之路上可谓一路逆袭。
周文晴出生在徐州新沂市,在她出生两个月时,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视神经萎缩,从此视力不断退化,视域一点点收缩,目前她只残留着一些管状视力,外面的世界在她眼中只剩下光感。
学业开始之初,父母对周文晴的期望,只是希望她能接受被大多数视障患者被定义的人生——学一门按摩手艺。小学一、二年级,周文晴被送到了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三年级之后她转学到了南京盲校。在这里,周文晴遇到了一位非常喜欢的语文老师,引领她走上喜欢文学的路。“语文老师不仅在培养我的兴趣,更让我对梦想有了清晰地认识”,周文晴说,从此以后,她决心摆脱所谓的“盲人命运”,而要将自己的未来紧紧抓在手里。
初中毕业后,父母建议提出了他们的想法——去读中专,毕业后成为推拿师。这一次,周文晴选择了拒绝,在她的坚持下,父母只能选择送她到青岛盲校高中部深造学习。2017年,周文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进入大学后,周文晴学习压力骤增,相比于之前的学习之路,她除了要接受跟健全人一样的学习难度,还要面临盲文学习资料匮乏的现状。为此,她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将自己的课业规划不断调整完善。多年来的学习习惯,让她慢慢度过了瓶颈期,她的学习成绩经历了短暂的低开后,逐渐高走。
2019年,周文晴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就”,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她成为江苏省首位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的视障考生。周文晴告诉记者,她参加考试的试卷是盲文版,试卷选取的题目和难度与正常考试是一样的,虽然考试时间延长了50%,但是考试过程中,需要她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摸,盲文试卷有足足40多页,正常考试的强度很大,需要她保持足够的专注度。
所幸,周文晴挺了过来,最终她的成绩是495分,比自己英语四级考试的分数还要高。这一次考试,给了她巨大的信心,这也让她随后再次违背父母的建议,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
用行动“说服”父母:未来希望能够继续深造
“即便我上了大学,父母对我的期待,还是能够学一门技术,今后有一门手艺傍身”,周文晴告诉记者,自从她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后,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追逐自己的梦想,继续进行学业深造。
2020年9月28日,周文晴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出了第一封申请邮件,希望能够参加该校的研究生招考。考虑到处理邮件的老师可能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她专门对自己融入融合教育环境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她还特意发送了自己收获的各类荣誉和证书,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周文晴的邮件让人大研招办的老师大受感动,在详细了解她的情况后,很快同意为周文晴命制盲文考卷。
备考名校研究生谈何容易,除了基础课程学习外,找寻各种考研资料就让她愁坏了,为此,周文晴只能四处求助,一点一点找寻资料,将它们转换成盲文版。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周文晴会每天早起背单词、反复巩固各种试卷试题,她摸过的盲文试卷足有半米高,同时,她还给自己制定了犹如火车时刻表一样的学习计划,各门功课复习计划、早八点到晚十点的学习时间,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2021年7月18日,这是一个让周文晴全家倍感自豪的时刻,一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中,周文晴的最终成绩为:统考初试成绩407分、复试成绩265.35分、总成绩(加权成绩)78.61分。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老师曾表示,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初试成绩满分500分,能考400分以上已属不易,而周文晴第一次参加研考,初试就考出407分,这个成绩不可思议。
周文晴终于用成绩成功“说服”了父母,他们不再坚持让孩子只是去获得一门傍身之技,而是鼓励她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周文晴说,促成她父母思想转变,还有她一次次的实际行动。周文晴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学习之余她的爱好广泛,播音、朗诵、写作、旅游、钢琴,她都有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今年暑假里,周文晴决定独自一人来一次自助游。她用了21天,先后去了杭州、济南、南京、青岛四个城市,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出门,原本父母非常担心,可是看到她一次次发回的旅游照片、一个个经历的旅游小故事,父母逐渐从担心变成放心,开始分享女儿的每一份快乐。
对于未来,周文晴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今后,她希望能够从事教职或科研工作,她也希望能够从事到关注视障者群体的工作中,早在大学期间,她就曾带领学弟学妹,主持开展了省级重点创业项目“‘知识520’残障者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的开发研究”,成功研发出一款符合残障者操作习惯的学习类手机APP,打造出包括“盲文乐谱”、“视障者考研秘籍”在内的多门特色课程,“我觉得无论谁的人生都不应该被定义,要努力开出自己的颜色,给世界留下独特的芬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文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