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Vlog丨中秋佳节临近 一起体验以香港传统“扎作技艺”做花灯
2022-09-10 10:01

 提灯笼、赏花灯,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近日来,香港各地多处悬挂了不少传统花灯。这些花灯由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扎作技艺”制成,为香港街头增添了一番传统韵味。

临近中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来到位于香港西营盘的一家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纸扎工作坊,带大家体验以传统“扎作技艺”制作花灯!

图片

香港扎作师夏中建是工作坊的主理人。他表示,扎作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每个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例如中秋节、新年、元宵节等,都少不了扎作的身影。

图片

“扎作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华文化的扎作艺术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是秉持这个心情在努力。”夏中建入行超过40年,一直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这项技艺。

为了传扬扎作文化,夏中建多年来不断以创新形式制作花灯。在热闹繁华的市区中环,展出的一座四层楼高的巨型花灯便是由夏中建及其制作团队制成。

图片

 

这座主体由竹子、铁线和纱布制成的如意宫灯高13.08米、宽9.03米,打破了世界最大吊挂花灯的吉尼斯纪录。色彩斑斓的巨型花灯,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中环增添了不少传统的中秋节日气氛。(总台记者 刘丽斌 魏可枫 李志强)

点击视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