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观|“孤勇者小孩”为何成现象级传播,唱响“儿歌”里的英雄情结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2-07-08 22:03

 图片

要问最近什么在小学生中最流行,那一定非《孤勇者》莫属!相关话题今夏在社交平台的热度持续攀升,实力占据热搜榜单。“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从小学生到幼儿园的孩子,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过《孤勇者》,即使没听过整首歌也会跟着旋律很自然地哼唱。《孤勇者》成了众多孩子们的“战歌”。

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的“孤勇者小孩”成了这个夏天的火爆现象。孩子早晨赖床?唱《孤勇者》一秒清醒。孩子输了拔河比赛痛哭流涕,为了安慰他们,师生同唱《孤勇者》鼓舞士气。六一文艺汇演,10个节目里面有7个是《孤勇者》。就连有牙科诊所都开始播放《孤勇者》,以此给补牙小孩打气。想和孩子拉近距离,打入小学生内部?唱《孤勇者》!你只要唱出第一句,就能跟小学生们一秒“对上暗号”。 火到出圈,原唱也发布微博,说出了首儿歌,收获21万网友点赞和2万多条评论。

一首流行歌曲却备受小朋友追捧,让小学生默契度满分,造成现象级传播,《孤勇者》到底有什么魔力?破圈走红,需要作品自身有过硬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的作词人唐恬也是一位“勇者”。她热爱音乐也很有才气,曾给不少知名歌手写过歌。但在事业上升期的2012年,29岁的唐恬被确诊鼻咽癌。她并没有向厄运低头,同病魔抗争,在病床上完成《孤勇者》。歌词本身感情充沛,旋律上口,容易传唱,能抓住听众情绪,是流传开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孤勇者》在儿童、小学生群体里实现现象级的传播,也少不了传播手段的推波助澜。打开各个短视频平台,相关搜索无处不在,以其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作品是各大网络平台的常客,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手绘、混剪、沙画等多姿多彩,这让这首歌总是能够被看到和听到,为“网络爆款”的诞生提供了高曝光率。

当然,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于《孤勇者》的喜爱,并不是单纯地跟风。且让我们从小学生的作文里去寻找原因:媒体报道,近日一所小学围绕这个话题做了一个书面征集,有同学说,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歌词。在孩子们给出的答案里,他们眼中的“英雄”是这样的——勇敢冲向前的缉毒警察,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天辛勤奔波的外卖小哥,努力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妈妈……

图片

一首歌曲本身是一种创作,它在听众心目中引发的联想,以及由此发酵的激动和听后感,无疑是一种“二次创作”。这种“二次创作”不是凭空而生,背景就是每个人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有记忆,在记忆印象的基础上,才会对新接触的信息产生理解和联想。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一个成为英雄的梦想,和对于英雄行为的感知体认,当这些和这首歌曲塑造的不向困难低头、在逆境中勇敢追梦的英雄形象“碰撞”,就产生了火花。从孩子们的答案和作文来看,这些歌词不仅鼓舞到了他们,触动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也让他们在内心记忆的支持下,联想到身边众多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产生了更多的正向情绪,从而让孩子心中的热情被鼓动、被传递。

种种因素结合之下,一首《孤勇者》破圈而出,适时地让孩子们感受和抒发了一种不断奋斗拼搏、战胜困难的情感,从而成为现象级传播。

“孤勇者小孩”现象,带来了多种启发:比如,不要小看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对周围的感知能力,在各种信息和传播手段加速更新的当下,怎样创作更多能让他们接受和传播的文艺作品,讲好可看可听可懂的故事,让青少年产生共鸣共情,让这样的“儿歌”更多更火?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从这首“儿歌”歌词及其产生的二度诠释出圈,还告诉我们:英雄不应该只有一种形象,也可以是众多生活中的平凡英雄,即每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主流社会舆论高度认可,被青少年所感知感佩。无数平凡英雄的拼搏奋斗,营造出温馨的人间烟火,凝聚起奋进的时代洪流——建立起这种认知和观念,唱响这样的英雄情结,是一种对人生有益的正能量。

就像歌词里写的:“战吗?战啊!”每一个热爱生活、为之奋斗的平凡人都是人生的“勇者”。

评论员  江音  薛蓓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