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那些与乔羽有关的江苏经典,他和卞留念相约再来南京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20 19:03

著名词作家乔羽19日晚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格调明朗,为几代人所传唱,引发许多人怀念老爷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和江苏关系密切,跟江苏音乐创作界有不少交集。

陪伴几代人,中国人的一生都在笔下

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1946年春,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乔羽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

1949年,乔羽加入中国共产党。乔羽曾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也曾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乔羽一生创作出多部经典作品,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我的祖国》都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多首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传唱至今。他写了《大风车》也写了《夕阳红》,有人说,他的文字参与了你的童年,也不忘你的老年,中国人的一生,都在他笔下的歌词里。

2019年6月,《让我们荡起双桨》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在剧作方面,乔羽创作出《刘三姐》《红孩子》《胜利列车》《花开满山头》等多部作品。

杏花村喝酒幽默留下“名句”

省戏校校长赵鲁刚是山东人,在山东工作时与乔羽先生有不少交集。“那时候我也写歌,他给我提意见,鼓励我创作。去北京拜访他,吃饭聊天,真怀念他叫我‘小友’。”乔羽是山东省济宁人,赵鲁刚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因国际孔子文化节邀请他为主题曲作词,多次去北京老爷子家的情景。《千古孔子》这首歌当时由董文华演唱,至今还在传唱。“百年千年万年,昨天今天明天……多少功名利禄,早已化作过眼云烟。你仍旧是你,你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你仍旧是你,永远活在众生之间……”赵鲁刚说,今天得知老爷子去世的消息,自己一直在循环这首歌,追忆他。歌词如今读来,真像是老人家他自己的写照。他也曾说,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着,“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赵鲁刚记得,老爷子酒量很好,但碍于老伴出于健康考虑,不让他多喝,他经常“调皮”说“我们出去坐坐”。老爷子喝酒还有不少“掌故”。1963年,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拍续集,导演苏里拉上乔羽来写歌。为了帮乔羽找灵感,苏里导演拉着他去拍摄地附近的汾酒厂散心。酒酣耳热之际,老爷索要纸笔,笔走龙蛇,“劝君莫到杏花村……”乔老爷这是来砸场子的?继续写:“此地有酒能醉人。我今来此偶夸量,入口三杯已销魂”,众人纷纷鼓掌。

江苏采风催生“江南经典”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著名词作家葛逊的代表作《江南雨》的诞生,就与乔羽有关。“作为一名驻守江南的军人,我熟悉江南小雨如同邻家小妹,轻盈、活泼又调皮、率真。促使我动笔创这首歌词,源于1983年接待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首任主席乔羽先生的创作采风活动。”四十年前,词坛泰斗乔羽带领《中国革命之歌》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文学创作人员,来到无锡荣巷部队深入生活。葛逊说,一星期时间里,在师部招待所小桃园,或漫游鼋头渚,登临三山岛,观看师史馆,欣赏二泉月,亲耳聆听乔羽等音乐文学大师们的创作高见,如春风化雨,终身受益。“乔老爷子给我布置了一项创作任务,两天内,写出一首江南雨的歌词来。他的一席话,使我心中燃起创作的一团火。”

“江南人,留客不说话,自有那小雨悄悄地下。黄昏雨似雾,清晨雨如纱,遮住了林中路,打湿了屋前花。多情的小雨唱支歌,留下吧,留下吧,留下吧。”葛逊在《江南雨》中倾注了对江南的满腔挚爱和真情,受到乔羽先生的连声夸赞,当即拍板在他任主编的中国文联《词刊》杂志发表。当时也引发谷建芬、吴贤、崔新等著名作曲家为之谱曲,程琳、朱晓琳、董文华、孙青,还有军区和地方的知名歌手争相演唱。其中,崔新谱曲的《江南雨》,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每周一歌。那一周,每天早晨,绿色军营的高音喇叭就会播放这首歌。葛逊也因为这首歌在当地部队出名。四十年后,这首歌由江苏作曲家吴小平《江南雨》再谱曲,陈明华倾情演唱。

采风为官兵题词时,乔羽发现没有带印章,葛逊介绍部队战士书画家王利群为乔羽大师刻了方名章,边款为:“朋友来了有好酒  豺狼来了有猎枪……”乔羽拿到印章,十分满意,连声夸赞:好!好!部队有人才!第二天,乔老爷对我说,想再请这位小同志帮忙刻一方闲章:“可以”。王利群送来后,乔老爷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一番,大喜过望,当即在为官兵们题写的书法作品上逐一用印。

“乔老爷子的每首作品都传唱不衰,比如《难忘今宵》至今仍不过时,其作品达到的艺术高度令人高山仰止。”葛逊说,因为这首歌的缘分,他视乔羽如同“恩师”。那段时间的相处,老爷子的为人做事与艺术创作对自己影响很深。乔羽性格开朗,整天笑眯眯的,爱开玩笑,说话不紧不慢,他走到哪儿,大家围绕着他,总是欢声笑语的。年轻人也爱拿出小本子把自己创作的歌词请他指教。“他给我题词,水停以鉴,火静而朗。老是鼓励我们,希望今后的年轻人也唱着我们的歌长大。好的歌词不是高堂华屋,而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柴米油盐。他的歌词没有标语口号,没有一句废话。虽然歌词最容易写,也最难写。他的歌词虽平实,却每一句都经过艺术构思,令人耳目一新,才能传唱下来,歌唱家和作曲家都喜欢。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他因作品而永恒。”

给南京小红花写团歌

乔羽也在江苏留下了作品,比如他为周庄写过《周庄好》。苏州音协副主席陈勇还记得,为这一首词创作了评弹歌,那天正好完成录音,乔羽听说是《周庄好》,马上说了一句其中的唱词:“九百年风情情未了”。

2002年,经南京音乐人卞留念邀约,乔羽先生还给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团歌写过歌词,并来江苏采风。这首歌由卞留念作曲。他不仅与乔羽多次合作,还促成了乔羽先生江苏之行。卞留念还记得住在东方歌舞团宿舍时,跟老爷子家门对门,“他爱吃我做的饭,吃火锅,爱交朋友,他真是一个老小孩,又童趣又智慧。开音乐会他专门为我站台,对年轻人充满鼓励和帮助。”

来江苏,打动乔老爷子和老伴的,是南京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无锡太湖,当然也少不了美食。乔羽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看他们演出。他把此行的感触都写到了歌词里,歌词简约接地气,“小红花呀小红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千朵万朵盛开在扬子江边石头城下。小红花呀小红花,你的美丽你的芳香,小红花呀小红花,伴随着我们的青春脚步,伴随着我们的花样年华。”

回去以后,乔羽夫妇还念念不忘地问卞留念,“小卞,你什么时候带我再去啊?”卞留念对记者说,“人世间虽再无他的身影,但他高尚爱国爱民的精神,朴实无华、善良可爱幽默的人品性格,超人的伟大艺术才能和作品却永远留存在人世间,他没有走远,永远活在亿万人的心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