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古追昔,南京老城南周处读书台、光宅寺地块即将迎来高品质整治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14 21:25

为促进秦淮区全域旅游发展,实现老城南整体保护与复兴,南京市拟在城南整治周处读书台、光宅寺地块。该项目位于《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确定的南京城南历史城区,北至现状多层住宅,南至老虎头小区,西至转龙车小区,东至江宁路,占地约2公顷,已被列入市重大项目。2022年6月13日—2022年7月13日为《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秦淮老城单元NJZCa030-67规划管理单元图则修改的公示时间。

项目批前公示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彰显历史人文价值

据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赵辰老师团队梳理研究,周处读书台作为老南京曾经的著名历史胜迹,位于城东南隅赤石矶上,为纪念西晋孝侯周处(236-297,字子隐)而设,相传此地为周处任吴东观左丞时的堂宅之所在。周处台所在的赤石矶片区,在南京历代城市变迁中,或城外或城内,均属郊野地带,“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清郊野影,疏林秋蓬,有着旷远的生趣。

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块内有光宅寺、周处读书台两处市级文保单位。在充分保护利用周处读书台、光宅寺的基础上,项目以魏晋、南北朝为历史背景,与周边赤石矶、雨花门等历史资源相呼应,以张昭、周处、梁武帝等历史人物为核心,植入文化旅游配套,形成“六朝烟水文萃、山水人文祖望”“门东休闲之地、城南古迹再现”的规划理念,营造与“老门东”以及 “夫子庙”区域形成互动关系的山水人文景观。

改善周边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本规划以民生为核心,通过对地块内文保单位和保留建筑进行修缮、整治、改造,建设开放式游园、综合化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展示用房等,大力更新提升功能、配套,改善周边生活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的满意度。

设计结合周边的各种城市功能要素,区域内交通及城市服务需求,保护、发掘区域历史人物要素增设相应的山水人文景观内容,形成整体的休闲、旅游公共景观空间。方案从城市周边、规划布局、流线分析、景区设置、景观要素、建筑营造、栽植与景致意向等方面详细阐述。项目将为老城南历史城区的东南角形成相对稳定的公共空间界定,承接“老门东”及“夫子庙”地区的溢出游客人流,形成老城南新的人文历史旅游文化增长点,提升城市综合居住环境品质。

凸显文化特色,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针对景区文化展示设施不足问题,结合项目整体规划用途,将东北角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文化设施用地,加强文化展示功能,促进秦淮区全域旅游发展,实现老城南整体保护与复兴。

项目围绕老城保护复兴功能定位,按照秦淮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形成“城旅一体、开放共享”的全域旅游秦淮模式。依据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的遗产,深入挖掘研究并加以重新理解;结合当地及周边的当今城市实际发展情形与高标准生态环境控制需求,适当引入创意产业开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陶乐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