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为吴周文贤弟送行
2022-04-30 16:13

图 | 视觉中国

◇陆建华

称吴周文为贤弟,是由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我与他同为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同学,我比他年长一岁,早一年入学。那时师范校院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把学生培养为称职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但也不反对、更不会禁止学生在学好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前提下,在文学理论、文学创作上,另作一番努力。扬州师院中文系因为拥有谭佛雏、蒋逸雪、曾华鹏等国内知名的学识丰厚、治学严谨的专家学者,更有以陈超、孙蔚民等领导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使扬师院从创办之初直到今天一直以文风强盛声名遐迩。人人都说母校好,我在四年学习中获益非浅,入校后第一年开始学步写作并发表作品,算是学生中发表作品较早者之一,以致后来同样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如今成果累累、名声显赫的作家、理论家,如毕飞宇、丁帆、吴义勤、祁智、李广春等,见到我都客气地称我为学兄。我们都因为就读于同一母校,而有了不是弟兄胜似弟兄的特别亲情。

后我一年入学的吴周文到扬师院后的第二年,在《大公报》发表第一篇文学短论,他手持样报去找我“指教”。现在想来,我们的相识主要因为缘于同样对文学的爱好。他毕业后留校任教,我俩很少联系。真正的联系逐渐密切是新时期到来之后,所谈也离不开写作。1984年我调省工作之前,每到扬州参加会议时,都会去看望他,他必亲自下厨,留我小酌。后来才知道,他家的家务其实以他为主。我夸他炒菜水平不俗,他说:这其实不难,只要舍得放油和糖,不会差到哪里去,再难也没有写文章难。他勤奋爱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与我们一样,意识到可以放开手脚施展身手了,但一时拿不准怎样写、写什么。他几乎抓到什么就写什么,文艺评论,散文,小说,还写儿童文学,也大多发表了,但影响不大。看到我把精力主要放在汪曾祺研究上,他很赞同,十分羡慕,特别看到我在1981年秋在《北京文学》发表长篇评析汪曾祺小说的文章,他说,这多么好呵,我的研究重点放哪里呢?他这是作为一个勤奋写作者,为自己一时找不准写作的主攻方向而着急。

现在,吴周文已是文艺理论界公认的、长期从事散文研究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学者,他走上这条成功之路,却是因为一篇短论发表时受到剌激后发愤图强,不懈努力,终于迎来自己事业的春天。1978年,朱自清的散文《春》重回中学语文课本,吴周文十分喜悦,激动之下,写下《春的赞歌——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原来只希望在自己供职的单位办的一个内部刊物《语文函授》发表出来,编辑只草草瞄了一下,就以已收到外校老师写的同题材的文章为由退稿。吴周文不甘心,改投到上海的权威杂志《语文学习》,得以迅速发表,不仅由此获得自信,也找到自己的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并深深体会到,关键在于下功夫,有质量。他趁热打铁用一年功夫,写了长篇论文《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投向北京的《文学评论》,这可是国内最权威的顶级学术刊物,又获成功,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上海文艺出版社约请他写作散文研究书稿。迄今为止,吴周文已出版散文研究专著11部,他的研究对像不仅是朱自清等经典作家,更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学语文散文经典讲析》一书,已成为国内中学语文老师必备的教学参考书。

吴周文4月27日晚猝然辞世后,大家同声惋惜,我含泪写这篇文字为他送行,他为散文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人们会常记心中。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