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角色造型引争议,历史剧里的“历史”要谨慎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2-02 17:40

1月27日,正在拍摄中的电视剧《大唐狄公案》发布了首波角色海报。这部电视剧由文章导演,改编自荷兰外交官、著名业余汉学家高罗佩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电视剧《大唐狄公案》人物海报发布后,其中关于“玉素”一角的海报引发了舆论哗然。

穿着唐服的韩国人,剧组解释不被接受

《大唐狄公案》讲述的是武则天时期狄仁杰破解各类奇案的故事,从结构上来看这部剧应为单元剧结构,争议角色玉素应为其中某一单元出现的人物。

海报中,玉素由一位韩裔演员饰演,发型是韩剧中常见的盘发和横插发簪,身上穿的却是唐朝常见的齐胸襦裙,对此网友们非常难以接受。在原小说中,受翻译和作者的历史认知等影响,玉素有说为高句丽人,也有说为百济人,而海报中玉素的发型是非常典型的李氏朝鲜时期的盘发,这种发型大约是我国明朝中期朝鲜地区模仿“牡丹头”而形成的发型,与历史相悖。不少网友认为,不论是高句丽还是百济,史书和历史学家均有对这一时期女性发饰服饰的记载与研究,如此造型不仅是敷衍,更是给人留了话柄。

1月29日,剧组对此争议做出回复,解释了玉素的出身来由,并声明坚守原则,秉持民族自信,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但并未就玉素的造型为何采用李氏朝鲜发饰一问题做出明确解释,网友难以信服,并要求剧组对这一角色涉及内容做出修改。

《大唐狄公案》作为小说,出现历史细节不严谨的地方可以理解,玉素到底是高句丽还是百济人其实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这部剧明确背景设定在唐朝,而唐朝时期的边疆政权高句丽和百济和如今的朝鲜、韩国实则没什么关系。

高句丽的都城在吉林,其历史遗址也集中在东北一带,鼎盛时期疆域一度扩张到今平壤一带。高句丽是位于东北的、我国少数民族的政权,百济曾一度被高句丽压制,后这两国政权陆续被唐朝所灭。不少网友质疑,本就出现过不少将中国文化混淆成韩国文化的争议事件,剧组直接把高句丽设定成李氏朝鲜服饰,是否也有些太“粗心大意”了。

《大唐狄公案》这部还在拍摄过程中的剧会引发如此讨论,恐怕也与近期来频频发生的文化挪用争议分不开,前有韩剧《衣袖红镶边》中出现福建土楼,后有美国游戏公司EA在庆贺新年的配图中用的朝鲜服饰,桩桩件件都令网友们愤愤不平,而今国产电视剧也出现这样历史混淆的问题。

从其他剧组海报来看,这部剧称不上是一部在服化道上多么考究的剧,很多服饰只能说是“影楼风”,这也是国产古装剧里见怪不怪的老毛病了,在做玉素一角的人物造型时,怕不也是“想当然”,认为原著中既然写玉素是“Korean”,那就用古装韩剧里常见的盘头和横簪就行了,却没有想到这种造型诞生之时并非唐代,而高句丽、百济也跟韩国古装剧里偏好的李氏朝鲜并无关联。

人物造型在影视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人物形象塑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有着交代人物身份背景、塑造性格形象的意义。既然是要拍摄具有明确历史背景的电视剧,历史方面的功课那必须要做,要说做到像考古学那样严谨是有点吹毛求疵,但大方向上绝不应出现错误,更不应出现文化混淆的问题。“狄仁杰”系列在海内外知名度都很高,若是能有较为考究的服化道设计,本有望成为文化出海大军中的一支。现在这部剧还处在拍摄中,剧方也表示会广泛听取观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在正式播出后能交出让观众满意的结果。

具有明确历史背景的历史剧不是架空历史的剧,真实历史背景的框架不容“想当然”。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文化上的软入侵带来的后果也相当值得警惕,历史剧中的“历史”还需谨慎对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