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27日讯(记者 张可 刘丽媛)10月27日上午,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南京人的生活将有怎样的变化?报告中一系列具体规划振奋人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梳理出了充满希望的20个民生关键词。
夜经济: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新街口等核心商圈和特色商业中心服务功能, 打造-批夜间经济示范区、文旅消费集聚区。
城市更新: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省“美丽宜居城市"试点,统筹老旧小区“留改拆"有机改造、公共空间环境综合整治。
交通路网:着眼江南与江北、主城与新城无缝衔接,加密过江通道布局,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实现区域快联快通,建成更高水平的“畅达都市”。
海绵城市: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运营综合管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公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升紫金山一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 统筹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 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 米见园”。
污染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展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致力建设“无废城市”。
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与江共生、拥江发展”,坚决落实“十年禁渔”,保护生物多样性。
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推进历史人文资源影像化数字化建设,留住文化的根脉与记忆。打造博物馆之城,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中国明清城墙等申遗工作,做好非遗活态传承和开发利用。
就业:强化就业优先,以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以高水平服务提升就业质量,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公共服务: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公平可及、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探索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流动机制,促进高中教育扩量提质、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办好特殊教育。
医疗:建设更高水平健康南京,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推进“新五区”三甲医院全覆盖,强化纵向型、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健全中医服务网络,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体育:高标准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增强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功能。
便民服务:推进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打造更具可及性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养老:开展“宁育未来、宁聚青春、宁享天年、宁保无忧”四大行动,让新老南京人都能感受到城市温度、社会温暖。
“双减”: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双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生育: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青年创业:实施青年创业主体倍增计划,支持更多“宁漂”成就人生梦想。
住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设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人才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居有定所、安居乐业。
公共卫生:健全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平急一体化指挥体系,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和各类灾害预防响应、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