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也能培养优秀孩子,“在线妈妈”携手“掉线儿子”成功逆袭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0-08 11:57

扬子晚报网10月8日讯(记者 徐媛园)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可能是不少孩子眼中最HAPPY的假期,当开心快乐的举家出游代替赶场般的课外补习、没完没了的文山题海,孩子们寻回了应有的童年,家长们找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即便内心尚未真正放下教育的焦虑,但至少此刻已开始尝试接受淡然。

假期中,亲子图书《妈妈永远“在线”》作者顾学文就应邀通过西善桥街道“向善家长学校”为片区家庭送去一份国庆特别礼物。她以“在线妈妈”的角色携手“掉线儿子”完成逆袭的真实经历证明:不鸡娃也能培养优秀孩子,为当下的教育焦虑注入一份冷静的思考。

今年18岁的“臭蛋”就是顾学文的儿子、《妈妈永远“在线”》书中的主人公。作为一名曾多次考出全班倒数第一的“掉线孩子”,“臭蛋”目前就读于排名美国前20位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进名校、有着预期的好工作,“臭蛋”一下子变身众人所说的“别人家小孩”,顾学文也成为大家眼里的优秀家长。不过,对于因儿子光环而加冕的优秀家长称谓,顾学文表示是否优秀自己并不在意,她更愿意是懂孩子的朋友。

“如果在一年前,有人说‘臭蛋’能考进世界名校,打死我都不相信!”顾学文眼中的“臭蛋”是个成绩中等、但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和众多的年轻父母一样,她也因“臭蛋”观察鱼缸里的鱼而开口人生第一句话“鱼跳舞”认为儿子语言天赋异禀、因为看到钢琴驻足弹上一会儿就觉得有音乐细胞,但入学后多次班级倒数第一无情的把她拉回到现实。在和其他孩子一次次地对比中,“臭蛋”的别号诞生了。“我也为有一个笨蛋儿子抱怨痛哭过、崩溃绝望过,但幸运的是后来冷静下来并自己反省,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吗?人和人不同,以我想定的标准衡量‘臭蛋’合适吗?”

翻阅书籍,顾学文还为自己的认识找到了旁证:一份科学研究证明,智商140以上的天才比例仅为0.4%,存在智力问题智商90以下的比例也只有0.2%,换句话说占比超过99%以上的都是普通人。“现实中,很多家长会要求普通的孩子拿出近似天才的表现,触发点多来自和身边孩子一次次地对比。我们总觉得孩子进步的程度不够,急躁焦虑情绪下很容易传递出种种负面信息,而这种否定恰恰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认识到这一问题,顾学文开始自我改变。首先是尝试理解“臭蛋”,不再做道德指责,不随意贴标签,尊重个体与个体的不同,把孩子当朋友对待。接着又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不好还是习惯不好,是当下没用心还是目前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便暂时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过分强迫避免孩子过早产生厌学情绪。

通过交流和分析,顾学文和“臭蛋”找到了成绩倒数的原因:学龄前没有提前起跑导致识字、算数能力有限,不是看不懂题就是不懂方法。在同班同学亮眼的成绩下,“臭蛋”正常的学习结果反而成了表现差挨骂的原因。“没有孩子天生不想好,很多事和学习一样,重要的是找到方法、培养习惯、梳理体系,考试结果是参考但不是唯一。”从那以后,顾学文就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小学生,和“臭蛋”作起了同学,同学习同进度,要求“臭蛋”做到的自己也必须做到。“一开始的确很辛苦,成人有工作和社会压力,回家还要做回学生。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没有比培养孩子更值得家长亲力亲为的事。”在线分享中,顾学文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一旦孩子养成好习惯,最多到初中就基本可以在学习上放手了,青春期重要的是保持情感和精神交流,别让叛逆和更年期冲突到鸡飞狗跳。

为鼓励“臭蛋”坚持到底不放弃,顾学文用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编了个人生向上斜率的说法。意思是“臭蛋”应该为自己正处在爬坡的过程中而开心,因为起点低,所以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会呈现向上的斜率,而每一个斜率都代表着进步。那些本来就跑在前面的同学因为斜率很高,想保持向上很困难,甚至可能掉头向下。“我和‘臭蛋’讲,你这辈子还很长,只要能做到斜率一直向上,哪怕过程慢一点,最终也会到达很高的位置,取得很大的成就。‘臭蛋’听后闪动的眼神我至今都记得。”正是这种在尊重和鼓励中培养出的上进,在日后成长路上独自面对困难做选择时,“臭蛋”始终能乐观向上、直面挑战。

“有些家长会说自己孩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大家不妨回头想想家庭环境和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一个缺乏肯定,经常被批评,甚至被伤害自尊心的孩子如何能自信?”“臭蛋”的成长过程让顾学文感悟到,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欣赏的眼光,而欣赏需要靠发现,发现孩子优秀的地方、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让这些优秀和兴趣带来的成绩和肯定一点点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2020年是“臭蛋”大学入学第一年,在和宿舍室友的交往中,坚守自律底线的“臭蛋”因多次拒绝加入网游而和同学发生矛盾,并最终动了手,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听闻该消息后,十分紧张的顾学文第一时间找“臭蛋”谈心,详细了解全过程,在充分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表示可以为“臭蛋”找个寄宿家庭,以便远离引发矛盾的宿舍。但经过冷静思考,“臭蛋”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原因是如果遇到困难就躲避,终究会遇到躲不过的困难。此外,如果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就选择离开,无形中就疏离了其他的同学。在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里“臭蛋”不愿意做那个孤独的人。“妈妈,请你放心,我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再次产生矛盾,但游戏我还是决定不参与。”虽然电话那头的声音远隔万里,但在那一刻顾学文感到“臭蛋”真正长大了。

“从‘臭蛋’身上,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家长不能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思想印刻在孩子的脑袋里,让他们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般的服从我们的命令,这不是教育孩子,这是制造没有感情的机器!”顾学文告诉大家,《妈妈永远“在线”》出版时有人曾建议改名“学渣逆袭世界名校”等迎合市场,但自己坚持初衷。因为这不仅是她当年彷徨、迷茫、走弯路过程中的思考、应对,更是一次陪伴“臭蛋”成长的心路历程。“作为妈妈,‘在线’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考理念。只要坚持做孩子成长的同路人,以一颗爱心、细心、耐心真情浇灌,即便不鸡娃,也会迎来花开盛放的一天。”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