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之际,记者走访了位于甘家大院的葫芦画坊,由“金陵葫芦张”创作的以中秋为主题的葫芦画引人注目。只见黄色的大月亮的映衬下,白色玉兔正在执药杵捣药,专心致志又软萌可爱。转过来,葫芦背面则是蔚蓝深邃的星空背景,衬托出浓郁的中秋氛围。
“闷葫芦”上有乾坤
张老介绍说,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典故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北方人把兔儿爷形象化,逢年过节都要拿出来拜。玉兔捣药,常用来保佑人间的健康平安。”
此外,还有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为背景的中秋主题创作《吉祥大团圆》,上面除了画有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上海世博会的海宝,还以三个月亮寄托阖家团圆的美好祝福。金月亮上写着“吉祥大团圆”的字样;蓝月亮上则写着“一片冰心在玉壶”,还有一个黄月亮,带着桂枝,寓意丹桂飘香,“银汉无声转玉盘”。
这两件中秋作品和张老的上百件葫芦作品一起,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各种葫芦挂件、摆件琳琅满目,不仅可以在葫芦上进行各种绘画,“传统文化给非遗创作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纹样宝库取之不竭,让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还可以制作葫芦脸谱,异形葫芦甚至可以做成一只小麻雀、一对小猴子,看起来惟妙惟肖。
“金陵葫芦张”55岁学艺
年逾七旬的张苗老人,是坚持葫芦画创作二十年、绘制5000幅的非遗传承人,大家都叫他“金陵葫芦张”。葫芦代表富贵。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葫芦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葫芦之所以成为吉祥物,就是因为“金刚不坏之身”,佛教道教都把它作为法器,民间也作为辟邪保平安的吉祥物。”
采访中,张老告诉记者,收获的葫芦要想变成合格的画材,需要经过严格筛选。经过刮皮,在太阳底下晒个 20 天,晒到葫芦籽能晃出声就是完全干燥了,可以长期保存。
“我上学的时候是个不用功的学生,上课总是走神,喜欢临摹书上的插图。小时候看母亲在葫芦上画过画,到她 80 多岁的时候,随手就能画十几个葫芦,我想她 80 多岁都能画,那我 50 多岁也可以。”其实张老55岁才开始学习葫芦画,用余生专注非遗葫芦画,用匠心传承民间传统工艺。20多年来,他用恒心和毅力,用专注与热情丰盈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用匠心与坚守再现传统文化精华。
没有任何基础的张苗说干就干,首先从找种子、种葫芦开始。种了 3 年,收获了 200 多个葫芦的张苗拥有了第一批画材。动手画葫芦,选用什么颜料,也费思量。水彩水粉遇到水会再溶解,画了底色再画东西就会串色,油漆会老化开裂。只有丙烯最适合,不老化不褪色,干了以后不怕水。“即使葫芦发霉也不要紧。对葫芦来说没关系,越霉颜色越发红,反而好看。用水洗掉霉斑,丙烯画成的葫芦画不怕水,只要不用大力摩擦就好。”
葫芦画要经过反复上色,颜色才会呈现饱和鲜明。如今,张老仍旧在葫芦画坊坚持创作,不用喷绘等现代工艺取代繁琐的手绘。也不断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跟他预定葫芦作品,通过收藏辟邪纳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剪辑:赵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