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有文化”的月饼也“内卷”,开吃“镇馆之宝”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07 23:35

中秋将至,今年月饼吃出文化,吃出新玩法。众多博物馆加入文创月饼的制作中,“镇馆之宝”纷纷化为造型别致的月饼,“有文化”的月饼不断刷屏,新华书店推出“识字月饼”,南博也是连续三年推出风雅月饼。

新玩法:

盲盒、拼图,吃月饼还顺带识字?

今年的月饼实在太会玩,来看看都有哪些新花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创意推出“航空主题”月饼礼盒上,南航的各式建筑和飞机、火箭跃然纸上;把四个月饼小盒摞在一起,可拼接成完整的航空主题图形;每个颜色不同的月饼上都有与南航相关的文字和图案,创意十足。据了解,“航空主题”月饼礼盒共生产了5000盒,深受师生欢迎,已预定一空。

开学第一天,一款“字典月饼”的推广就出现在上海书店,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可是,这些月饼上的生僻字,不少人看了估计会懵:勥(jiang)、槑(mei)、忞(min)、奣(weng)、扅(yi)、呇(qi)……不少网友感叹,吃个月饼也涨知识了。

据悉,这款“字典月饼”是新华传媒与新零售品牌盒马联名打造的创意月饼。这款月饼表皮上印着生活中并不常见的“生僻字”,这些生僻字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网络释义,但是这些字真正的读音、字义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华传媒表示,此次跨界尝试,通过月饼刻字这种易学易懂的方式,寓教于乐,让消费者认识并记住这些难念难记的文字,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为“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增添更多趣味。

今年兴起的考古盲盒也在月饼礼盒中发扬光大,可吃可玩。今年正值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延续去年推出的金箔风格,以浩瀚宇宙为灵感、以金沙文物为元素,设计了“金沙星月”月饼礼盒。人们只需使用礼盒中配套的考古工具,便可将月球盲盒里的“宝物”挖掘出来,清洗干净后,粘好胶水、贴上金箔,再系上流苏配件,一个DIY的太阳神鸟挂件就大功告成。月饼则用锻制的食品装饰金箔精心“复刻”6件镇馆之宝,贴于饼皮之上,有清新蔓越莓、柠檬绿茶、芋泥芝士、海盐荔枝、香辣小龙虾等口味,且限量发售1000套。

新意趣:

江苏文博纷纷推出月饼展现新创意

月饼一般是食品企业和饭店推出?想多了,医院、博物馆也纷纷推出各种口味的月饼,引领健康风潮和文化潮流。“中医文明,饼中浓缩”,南京市中医院也秘制了一款有故事的月饼!“风波定,人间安,以饼为食。喜相逢,邀玉盘,何患药生尘。”分为陈皮豆沙、金凤乌龙、抹茶蜜豆、栀子茉莉、莲蓉百合五种口味。加入莲子、百合、陈皮、赤小豆、栀子、茉莉、芸豆、绿茶、乌龙茶构成的中药配料;有品味的凉茶,含胎菊花、寸麦冬、甘枸杞、莲子芯、罗汉果、铁皮石斛等成分。内部供应,并不对外发售。据说国潮之外,不少商家还推出了减糖、无油低脂、植物肉、鲜果版本,以健康攻陷年轻消费者的爱美心、养身胃。

而文博单位与合作方联名推出月饼的方式也在今年继续发扬光大。金陵饭店与南京博物院首次打造联名款月饼“锦绣金陵”。 这款“联名款”从设计到上柜花了接近4个月时间,打磨细节就费时不少,据项目负责人周海先生介绍,“月饼盒子做成六角首饰盒的样子,包装材质是纸和绒布。包装图案源自南博文物——黄地粉彩喜鹊登梅纹盘的图案。”“锦绣金陵”月饼礼盒设计灵感来源于南京博物院文藏、清同治年间“黄地粉彩喜鹊登梅纹盘”。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

苏州博物馆今年联手260多岁的苏州老字号松鹤楼,推出“中秋对月”礼盒。以文徵明集诗书画为一体的《三绝图卷》和“石湖串月”为元素,月饼外观分别采用苏州园林花窗和文徵明喜爱的“衡山印”,生动地展现了苏州博物馆背后的文化意趣。文徵明在作品中着力展现了苏州的石湖之景,而“游石湖看串月”就是苏州中秋时节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之一。口味有麻油椒盐、橘皮豆沙、酸奶树莓流心以及白桃乌龙流心等。

新风向:

有文化的月饼扎堆,“镇馆之宝”纷纷入口

记者注意到,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文博月饼简直看花人眼。不仅风雅别致,赏各家镇馆之宝,还可以收获各种高颜值收纳之物。说到鼻祖,201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次推出故宫月饼,就收获极大关注。今年,故宫博物院以传世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为元素创意了新款月饼“千里共明月”。取其中青绿之色融入饼皮,描绘出渐变的山河色,同时又参考其中山水小景设计月饼图案。“朕的心意·故宫食品”中秋月饼礼盒,其灵感来源于故宫藏品金嵌宝石镂空花卉纹八角盒,而盒面图案设计灵感来源于故宫建筑里抬头可见的多处建筑内藻井结构。吃完月饼,盒子还是一件做工精致的首饰盒呢。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祈愿神树”“杖中之月”“三星伴明月”“三星幻月”多款月饼礼盒,将人们带入到神秘的古蜀文化之中。“祈愿神树”的造型灵感来源于月光宝盒,设计者通过大家熟悉的穿越道具,带大家穿越并体验一番古蜀文化。三星堆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也被安排进了这个古蜀王国的“月光宝盒”中。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月饼礼盒以金杖为外形设计抽拉式包装礼盒,内部物品取出后,还可作为桌面收纳使用。

国家博物馆月饼礼盒以馆藏文物“堆彩赤壁赋圆漆盘”为元素,并借鉴苏轼《赤壁赋》中的意象,构思巧妙,设计了花间月下、好柿连连、一苇以航、皎皎月兔、荷塘月色、良风有信、花好月圆、荻秋枫露8款月饼。

上海博物馆打造的 “礼遇东西”系列月饼是上海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伊份的首次IP联名合作。礼盒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余集《梅下赏月图》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梵高《鸢尾花》为灵感。上海博物馆门前的石狮子、镇馆之宝大克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花园里的独角兽》、赤陶碗等馆藏图案被印刻在月饼上,并配合燕麦乌龙奶茶、黑松露、车打芝士等多种新奇口味,将厚重文化融于鲜潮美食中。

除了风雅无双,还有别的创意吗?“舌尖上的月饼”当然主打口味!广州博物馆和中国大饭店联合制作的“消失的月饼”,还原广州博物馆藏的《制中秋饼材料斤两食谱》中五种口味的月饼:凤凰月、腊肠月、烧鸡月、西施醉月和中豆蓉月。

不光口味尝鲜,还“好听”。这款“粤色中国礼盒月饼”盒内配以太平洋影音有限公司在广府文化黄金时期由广东音乐大师演奏录制的广东音乐,让人在品尝古方月饼的同时,领略到昔日的纯正广东音乐。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结合其2019年举办的“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被评最具文化含量。这款“念念如唔”为主题的书院味月饼,礼盒选用信纸颜色的淡雅风,月饼造型犹如墨锭、笔山、书卷、钤印。边品尝月饼,边品读礼盒上胡适、朱自清等的名家信札,还能获得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文化月饼”也内卷?

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的媒介

据悉,这些“有文化”的月饼由于内涵深厚、国潮设计有趣,大多卖得不错。苏州博物馆一款文创月饼月销量超过200件,故宫的月饼需要全款预订,三星堆博物馆预计今年文创月饼销量将是去年的10倍。

其实,这股博物馆月饼热潮早在2019年就曾出现,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敦煌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纷纷推出网红月饼。南京博物院的《和雅·五季禧月》礼盒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南京博物院藏品“大雅斋”瓷器,五仁月饼重达120g,为打破“五仁月饼不好吃”的固有思维,还特意添加了碧根果、山核桃、杏仁等。吃完月饼,瓷罐可以装糖果、茶叶。苏州博物馆选取鹿禄、禅蟾、祥象、欢獾、师狮五款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化作软萌可爱的卡通形象,赋予其美好的人生寓意,成为玲珑乖巧又可以吃的文物“宝贝”。

“文化月饼”也“内卷”?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中秋咏月的传统已经绵亘千年,月饼也是传递文化的重要使者。各类文创月饼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这也是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的媒介。好的文创产品不限于对博物馆自身藏品的挖掘,更需要跨界、交融。既好看又好吃,让海内外人士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收获一种不寻常的审美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