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仙座流星雨”达到高潮,“七夕节”遇上“流星雨”,会有怎样美丽的邂逅?《唐宫夜宴》、“水下洛神”之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七夕奇妙游》今晚(8月13日)在河南卫视和优酷开播。多个节目中融入了有关“七夕”“飞天”“流星”等元素的节目,在《破阵乐》这个器乐节目中,居然还有狼、蛇这些“动物演员”加入表演,让网友大呼,“龙门金刚太燃了!”“从水下到石窟,飞天乐伎依然美得惊心动魄!”
从2035年穿越回唐朝,唐小天开启“奇妙旅行”
《七夕奇妙游》节目讲述了在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的一次神奇时空旅行,她回到唐朝,来到了神都洛阳,结识了医药世家出身的唐小竹和说书艺人唐小可,并在她们的带领下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七夕节的故事,在故事中串联出几个节目。延续“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路线,将大唐舞蹈、国乐、戏曲等元素充分串联,甚至“偶遇”白居易等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
记者注意到,脱胎于《唐宫夜宴》的IP“唐宫小妹”,仍在七夕节目中有所体现,接续《端午奇妙游》的线索人物“唐小可”(唐代百戏艺人)、“唐小竹”(医圣传人)的故事线,新加入了从2035年穿越回唐朝的现代少女“唐小天”。
节目前半部分讲述中国古代先人对飞天的不懈尝试与追寻;后半部分则展现当今在航天人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实现了飞天梦。以“嫦娥”“悟空”等航天器为切入点,表现中国航天梦想的传承,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航天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从《清明奇妙游》开始,制作团队就确定了“网剧+网综”的节目编排方式:“所谓‘网剧’就是引入原创人物和故事线,以综艺形式呈现的节目就相当于这条线上的珠子,可以用剧情的方式来触发我们的节目,算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很难想象,整个《七夕奇妙游》的创作周期约为30天,整个主创团队在重重困难下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浪漫七夕,致敬经典爱情和家国情怀
七夕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浪漫的节日,这次整台节目除了在整个节目中散布“航天元素”及星象图、汉砖画像等文物,还特意摘选了与七夕节有关的诗词作为视觉元素穿插其间。
比如歌曲《给女孩》节目中融入了“七夕节”女孩子洗发、梳妆、染指甲、投针验巧;祭拜织女星;穿针乞巧等我国古代七夕节民俗。小溪边,女子沐浴洗发、泼水嬉戏;闺阁内,女子梳妆,画眉、抹脂粉、点绛唇、染指甲;傍晚庭院中,少女们投针验巧;夜晚少女聚在瓜棚下、葡萄藤下“听”牛郎织女相会;月光下,少女们一起祭拜织女星;宫廷中,妃子宫娥登穿针楼面银河而乞巧。《给女孩》旨在展示民俗的同时,着重体现了鼓励女孩自强、自信、自爱的价值内核。
戏曲《爱》尝试用最中国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经典爱情故事。节目选择昆曲《牡丹亭·游园》、越剧《梁祝·十八相送》、豫剧《白蛇传·断桥相会》三个经典戏曲唱段,融合戏曲绝活《挂画》、水袖舞等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表演,并在节目包装上加入国画瑞鹤图的艺术元素,蝴蝶风筝、苏绣、中国扇、油纸伞等非遗元素,在不同场景的变换中呈现一个打破常规的、加入现代音乐元素的戏曲音乐节目。
此次《七夕奇妙游》除了传统的爱情主题,家国情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爱情+爱国,古代+现代,给观众和网友带来了别样的惊喜。尤其是舞蹈《龙门金刚》、戏曲《爱》、器乐《破阵乐》等节目被广泛认为极具“出圈”潜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组希望《七夕奇妙游》为接下来的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注入想象力和创造力,延续传统文化路线,将文化与节目深度融合,继续打出漂亮组合拳,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最具科技含量,舞台背景“扫描”龙门石窟
第一个节目舞蹈《龙门金刚》就表现不俗,是七夕节目中“最有科技含量”、在视觉效果上最有代表性的节目。舞蹈在展示龙门乐伎和飞天的同时,着重塑造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舞蹈抓取龙门石窟雕刻的生动多样的金刚形象,并运用AR技术加入科技感包装,令人如同身临其境龙门石窟。
伴随着激昂的鼓点,悠扬的旋律,龙门石窟之内,婀娜的飞天仙女凌空舞蹈,身姿飘逸。《龙门金刚》中的男女领舞,分别是曾参与《舞林争霸》的桃李杯金奖得主骆文博,以及凭借湖南卫视《舞蹈风暴》“出圈”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魏伸洋。
此次《七夕奇妙游》采取了“双料总导演制”,除了《元宵奇妙夜》晚会总导演路红莉,另一位正是此前“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视觉总监李鹏。总导演路红莉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所有的形象都来源于最经典的龙门石窟金刚造型,舞蹈动作在设计时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力图将将河南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推介给大众。“大家对飞天很熟悉,但过去无论舞台还是影视作品中,金刚都很少出现。我们就把龙门金刚作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形象进行打磨和创作。”
据李鹏介绍,这个节目有部分镜头是在河南境内、被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实景拍摄,另一部分采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这部分的舞台背景素材也是用航拍机在龙门石窟实景采集,后期再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染色,以实现“复原”的。李鹏说:“这种技术目前在文物的复原上比较常用,但在影视领域可能是第一次,它类似于对龙门石窟内的造像进行‘扫描’,把物体表面的特征全部采集下来;然后我们在这个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上置换贴图、修复残缺的部分,场景的还原度更为精确,从而使这个节目更加生动、更有冲击力。”
“峨眉派女侠”出演花木兰,甚至出动真狼拍摄
《破阵乐》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如今登场的《破阵乐》经过作曲家关大洲的重新作曲、编曲。由尺八、琵琶、二胡、三弦、中国鼓、笛子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
器乐《破阵乐》中引入狼、蜥蜴、蛇等“动物道具”为节目增添了别样的氛围,画面融合甲胄、大漠铁骑、水师等元素展现花木兰、戚家军、施琅等民族英雄;据介绍,“我们确实找来了一只真狼。在影棚里有专门的驯兽师带着,很听话。”节目团队认为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狼”不够惟妙惟肖,为了真实表现漠北的环境,他们特意安排了这些动物角色。
记者了解到,《破阵乐》中饰演“花木兰”形象的凌云被网友称为“峨眉派女侠”,去年抗疫期间曾因下楼扔垃圾顺便练功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她4岁开始学习武术,10岁加入峨眉派,如今是峨眉武术的非遗传承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