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我在海底种珊瑚”,一群人历时12年种下6万株
2021-05-17 20:41

珊瑚是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最难繁衍的动物之一,25%的海洋生物都要依靠珊瑚礁生活,《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布澳大利亚学者的一项研究说,由于海水升温和酸化,10年内珊瑚礁可能会停止生长,保护它们刻不容缓。

深圳不仅是经济特区,而且位于全球珊瑚礁大三角北缘地带,是我国适于珊瑚生长的重要地区,近年来珊瑚的修复繁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1984年出生的福建小伙廖宝林目睹海底珊瑚受到破坏,情况不容乐观,五年前,他辞去事业编制的工作,来到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专门进行珊瑚生态修复研究。如今,他所在的团队已经在深圳周边海域种植了6万株珊瑚,深圳也成为我国一线城市里唯一一个拥有良好珊瑚生态环境的城市。植树造林许多人都参与过,在海底种珊瑚是什么样的情景?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种珊瑚的人。

海底荒漠化

让他感到心痛

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托弗·科恩沃尔5月11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一项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183处珊瑚礁数据,评估海水升温和酸化带来的影响。他发现,在最坏的情况下,94%的珊瑚礁将在2050年之前死亡。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已经出现不可逆的白化现象。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宝林在这里从事珊瑚礁生态修复已有很多年了,在海底种珊瑚是他的主要工作。

一谈起珊瑚,廖宝林就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珊瑚通常包括软珊瑚、石珊瑚、角珊瑚、苍珊瑚等几个大目,下面还有很多种属。

海底的珊瑚

珊瑚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的功能和陆地上的森林是类似的。陆地上的树木成林之后,里面会聚焦很多鸟、兽、昆虫等动物。珊瑚会造礁,如同海底建筑师,慢慢堆积成礁石,形成非常复杂的空间,很多海洋生物就喜欢生活在里面。据统计,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生活在珊瑚礁里,所以珊瑚礁是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什么会到海底种珊瑚?这和廖宝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段经历有关。

廖宝林在大学时期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2006年毕业后,他进入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

在一二十年前,人们对珊瑚的保护意识还不强。廖宝林在保护区管理局第一次潜水调查珊瑚,看到的情况让他感到震惊。

廖宝林以前就曾经听老渔民说,一些沿岸居民打捞珊瑚当建筑石材,甚至用来烧石灰,还有人炸鱼,把很多珊瑚炸碎了。

工作后第一次野外潜水调查,在水下亲眼看到的情况更让他忧心不已。

廖宝林发现,有些区域的珊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海底出现“荒漠化”,海底的珊瑚碎骨到处可见。在海底还看到渔网和海洋垃圾,那时候对拖网管理不太严格,有些珊瑚被拖网整片拖掉。

他还发现由于养殖和污染排放,海区的营养盐含量升高,造成珊瑚白化和死亡。有些海岸工程导致海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增多,覆盖到珊瑚虫的表面,使其窒息死亡。

看到本该是欣欣向荣的珊瑚礁海底荒漠化,廖宝林感到非常心痛。2015年,他辞去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来到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门进行珊瑚生态修复工作。

深圳在珊瑚礁大三角区北缘

适于珊瑚生长

在深圳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是有原因的。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有一个珊瑚礁大三角区,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之间呈三角形的水域。这里被誉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珠峰”,一些生物专家甚至认为这里可能就是“生命起源的中心”。深圳位于北纬22度,海岸线230公里,就处在珊瑚礁大三角的北缘地带。

在水中种植的珊瑚

石珊瑚对环境的要求特别苛刻。它们具有趋光性,需要有阳光才能生长,因此生长区域和海水的能见度有关。另外,石珊瑚对水温的要求特别苛刻,廖宝林的团队目前记录到的深圳地区最低温度是14摄氏度。石珊瑚还需要生长在贫营养盐的海域,如果海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营养盐含量比较高,就无法生存。而且石珊瑚要生长在硬质的海底,在沙地上无法生长。由于存在多种条件限制,所以珊瑚的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海底种植的成片珊瑚

深圳的地形狭长,在西部的珠江口海域,往来船舶和工业活动比较多,不太适合珊瑚的生长。深圳东部和大鹏湾、大亚湾相连接,没有工业废水排放,还划有生态红线,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水温符合珊瑚生长的要求,10米以内的海底适于珊瑚生长。

种珊瑚好比插树枝

已经种了6万多株

珊瑚从结构和形态分有石珊瑚及软珊瑚,石珊瑚能分泌碳酸钙,从而形成珊瑚礁,深圳研究院的珊瑚团队繁育种植的主要是石珊瑚。

珊瑚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珊瑚会排放精子和卵子,然后形成胚胎,发育出珊瑚幼虫,这是有性繁殖。刚出生的珊瑚虫很小,不到一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结构。科研人员可以在室内培育珊瑚虫,长大后再种植到海里。但是,这种方式成效低,周期长。

珊瑚无性繁殖有点像种树,可以把珊瑚的枝剪断下来,插到其他地方,先育苗,再移植,这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珊瑚繁殖方法。

廖宝林说:“我们把珊瑚固定在一个托盘里,叫做珊瑚杯,然后在海底搭一个类似于苗圃的架子,把珊瑚杯固定在上面,或者固定在礁石上。这是我们培育珊瑚的一种方式,培育好了之后,就移植到海床上。种植的方式也有好多种,如钢钉种植法、胶泥种植法、钻孔种植法等。根据各个海区的海底情况,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办法。”

廖宝林所在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究珊瑚,2009年在徐闻珊瑚礁保护区培育种植珊瑚,2014年开始在深圳培育种植珊瑚,目前已经种下超过6万株珊瑚。

研究人员在水下种植珊瑚

水下作业不可控因素多

拧一个螺丝要花半小时

珊瑚种植虽说像种树,实际上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在深圳海域,首要问题是水下能见度不高,水下经常伸手不见五指,有时候水下作业几乎看不清眼前是什么东西。而且潜水是一个高危的工作,气瓶在水下一旦发生什么问题,很可能都是致命的。

珊瑚礁生态修复受天气影响大。冬季海水温度比较低,对作业不是很有利,比较合适的是夏秋两季。但是夏秋季台风比较多,整个区域的环境有些恶劣,海浪比较大,尤其是到了台风季,几个月时间里真正能够下水工作的时间可能不到10天。

水下作业的装备是个难题。在地面上作业,设备很容易买,但是水下作业设备都是特殊的,而且操作难度非常大,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我们在陆地上打个孔很容易,在水下就很难。遇到海况不好的时候,还没工作几秒钟就被水流冲走了,得用半天时间才能游回来,趁着没有水流的那几秒钟空隙抓紧打钻。而且在海底钻孔并不容易,有时候用了半小时都不一定能拧好一个螺丝。”廖宝林说。

在水中作业的廖宝林

现在虽然可以使用机器人来辅助工作,但是机器人也有特殊要求,需要考虑到海浪和浮力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有一些区域不是保护区,多少还会受到一些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存在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珊瑚种植很困难。因此,他们在每一次进行水下工程作业之前,都要对方案进行严密的推敲、设计和讨论。

让后代享受到

本应属于人类享有的生态环境

深圳研究院珊瑚团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年一次的珊瑚普查,目前已经连续做了15年,涉及全国各地,其中在广东做的普查最多。

珊瑚普查还有一定的科普性质,很多工作由志愿者来完成。珊瑚普查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要求比水下种植珊瑚的作业员低一些,潜水爱好者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们要求是持有进阶潜水员(AOW)以上的资格证,潜水经验至少在30瓶气瓶以上,心理素质比较强。另外,志愿者要有很好的中性浮力,能在水下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否则有可能碰坏珊瑚。珊瑚普查的志愿者特别积极,大家都非常喜欢参与这项公益活动,基本上名额一放出去,在几分钟之内就报满了。”

工作人员在水下做珊瑚普查

从去年开始,珊瑚普查活动还通过微博、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线上直播。

这些年来,保护区建设得到完善,每年都实行休渔期,完善了法律制度,加强珊瑚保护的宣传,通过实施多种措施,人们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珊瑚的修复种植,使得这种生物的生存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因此,深圳也成为一线城市里唯一一个拥有良好珊瑚生态环境的城市。

廖宝林说,广东海大深研院的珊瑚团队已经做了十余年的工作,摸索出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相关技术相对领先。他希望能够成为海洋生态事业的引领者,可持续地把这项工作做下去,找到更有效的恢复近岸生态环境的手段,让后代能够享受到本来应该属于我们人类享有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标,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我觉得把这个事情传承下去,相信是可以实现的。”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