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通讯员 张浩 记者 毕俊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再现新四军为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展现铁军精神。溧阳市精心策划摄制“沉浸式”百集微纪录片《水西百忆》,传承红色基因,向建党百年献礼。4月27日,《水西百忆》在江苏溧阳举行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历史,自今年1月起,摄制组搭建了实景拍摄基地,整个基地耗时1个月完工,各个场景根据故事情节变换,展示不同的内容,生动还原新四军战斗、生活的画面,让讲述者和观众身临其境。
《水西百忆》共100集,每集8分钟左右。该片创新性运用“沉浸式”“档案式”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实景搭建、线上线下互动、现场讲述与历史影像相结合的形式,生动还原新四军战斗、生活场景,再现这段撼人心魄的红色历史。
《水西百忆》纪录片据总导演郑宇介绍,纪录片拍摄的骨干大部分为90后:“我出生在溧阳,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新四军在溧阳的抗战故事,能有机会接触到这样宝贵的题材,我格外珍惜。我们《水西百忆》的导演、剧本改编、拍摄剪辑、舞美统筹等人员都是90后。身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时我们在拍摄《水西百忆》纪录片中,也在践行新四军铁军精神。”
据了解,《水西百忆》的讲述者有新四军后人、抗美援朝老兵,还有艺术家、新老党员、水西村民等,更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的师生。在每一集的结尾处,摄制组都会邀请青年党员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号召党员干部传递红色记忆,弘扬铁军精神。《一张战地结婚照》《一枚铁血臂章》《一支文明之师》《一把手术刀》……100集精心制作的内容汇聚在一起,微纪录片《水西百忆》将成为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英雄史”。该片计划于今年5月播出。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