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全区10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201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统一设立“先解决问题再说”服务专窗,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一刻达”、疑难受理“一时清”、事项办理“一日结”、流程闭环“一键评”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尽量办成,政务服务从“不满意”到“真满意”。
为“宁”满意,先解决问题
市民计先生近日前往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咨询,其名下位于上海的公司已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简易注销公告,按照程序计先生须在公告期满30日内向上海工商部门申请撤销简易注销公告。眼看公示期即将届满,计先生因身体原因不便前往外地,他只好前来求助。
自从开设“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已在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两年的王慧有了一个“新身份”——“宁满意”专员。王慧了解到计先生的特殊情况后,按照“四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将计先生的诉求登记在册,对接审批职能科室,半小时即与上海市奉贤区政务中心取得联系,并辅助其进行人证核验及证件材料核对,后将所收材料通过EMS邮递至上海市奉贤区政务中心,商定结果文书将由其邮递回江宁区行政审批局。5天后,计先生在市场准入准营服务大厅窗口领取了《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
“‘先解决问题再说’窗口还真让我喜出望外啊!”计先生在王慧面前的评价器上激动地按下了“非常满意”按键。
疑难杂症,“一窗”受理
帮助计先生解决“烦心事”的“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是江宁区政务系统制定的一套“规定动作”。
据了解,江宁区行政审批局专门制定《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先解决问题再说”服务窗口实施方案》,要求在区级政务中心7个一站式审批服务大厅、各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以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置“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创新推出“四个一”工作法:政务服务“一刻达”,市民从家步行“一刻钟”内便可到达任一“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疑难受理“一时清”,“宁满意”专员按照“首接、首问、首办”原则,对于群众诉求事项一个小时内完成“登记—鉴别—分类—处理”快处流程;事项办理“一日结”,对标签为“可以办”的事项接诉即办、转身就办,1个工作日办结;对确因主客观原因“办不成”的事项做好沟通解释工作,100%回访满意;流程闭环“一键评”,对专窗办理情况纳入窗口“好差评”、计入绩效考评,办得满不满意,由群众说了算。
江宁区“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实现专窗标识、人员身份、服务规范、岗位培训、绩效考评、“宁满意”服务联系卡全区“六统一”。江宁区各街道、社区政务场所均设有标识显著的“先解决问题再说”专窗,“宁满意”专员与普通窗口人员制式服装略有不同,胸前配备了印有“宁满意”logo的名牌,窗口前台立着一块双面设计立牌。
“专窗窗口受理的都是‘疑难杂症’,解决的都是‘烫手山芋’,是为这类棘手问题开辟的专门受理渠道。”江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窗口受理范围为因政策、系统、材料要件、服务态度、办理程序等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多次办或办不成的事项,市民因个人原因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导致受理审批不成功的,不在窗口受理范围。
窗口“兜底”,群众有底
“窗口受理的事项,我们建立了工单流转闭环机制、疑难杂症会商解决机制、全程服务效能评价机制,确保‘不满意’有地投诉,窗口接诉即办,办得让群众满意。”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专窗设立以来,江宁区三级政务中心累计办理此类业务12件,这在全区月均近10万件的办件量中占比极小。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准入准营大厅的“宁满意”专员朱凡凡,上岗一个月来只受理并办结了一个事项,“咨询、解释工作占了绝大部分,甚至不乏问路、借物等情况”。
这种情况在江宁区行政审批局政策预评估之中,“现在自上而下提倡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老百姓能办的事肯定马上就办,难办的事情也尽量协调去办,肯定不会发生那种明明能办故意‘吃拿卡要’不办的情况,”江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通讯员 施雪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缪礼延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