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似乎是一种让人伤感的花。冰雪晶莹的昙花,从花蕾轻绽到凋零垂落,只有短短三、四个小时,最华美的盛花期,不过十几分钟。昙花开放时,花筒慢慢翘起,外层苞衣片片绽开。馨香,便从花苞内弥漫开来。
20多片洁白、如玉似脂的花瓣,像电影慢镜头般丝丝舒展、再舒展,直到露出点点鹅黄的花药,伸出菊花一样的柱头——这快要伸出花朵的柱头,似乎印证着昙花凄美哀怨的传说,是在探望它的情郎韦驮吗?
想必,谁在这一刻看到硕大美艳的昙花,都会忍不住像浮士德那样大喊一声:太美了。时光啊,请你停住吧!
但昙花,却从来没有为谁停留过。
与人的感觉和看法不同,昙花自己一点也不为花期短暂而悲伤。
昙花,是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热带沙漠中的土著居民,出生地的气候又干又热,到晚上就凉快多了。昙花选择晚上开花,将花期缩短,不得不说,昙花太足智多谋了。
和沙漠中的其他植物一样,昙花也把自己的叶子退化成小小的针刺,一来避免动物啃食,二来减少水分蒸腾。我们看到的所谓“叶子”, 实际上是昙花的叶状变态茎,昙花派遣这绿色变态的茎干,代替叶子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加工吃食,可谓物尽所能、一举两得。
昙花知道,当自己张开那硕大的花瓣时,水分会流失得特别快,而自己的根,从沙土中吸收水分,又是多么的不易,对于沙漠植物来说,水贵如油,须时刻牢记的。这炎热的白天,自然是不可以开花了。那就夜晚开吧,花期也要缩短。三、四个小时的香味与色彩广告(白色花瓣,在黑夜里最醒目),对惯于夜晚出没的“媒婆”——蛾类和蝙蝠来说,也足够了。沙漠中昼夜温差大,晚上八、九点钟以前的高温和半夜后的低温,对开花都不利,就这个点,温度刚刚好。昙花对机会和时间的把握,实在令人叹服。
终于明白,昙花是花中的智者。那瞬间绽放的绚丽,让我感动又敬佩。
昙花一现,如同冰河解冻、春笋破土,是华丽珍贵的。不仅为我们带来瞬间的震撼,也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何尝不是昙花一现。瞬间绽放灿烂,瞬间留下永恒,该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地动山摇的一瞬,年轻的母亲,护住年幼的孩子,用弯成弓形雕塑般的身体,为孩子撑出生命的空间;小鸟落地的一瞬,网球运动员扔下球拍,托起小鸟,泪流满面,跪地忏悔……
生命,正因为有了这一个个有些忧伤的瞬间,才有了永恒动人的光彩。
作者:祁云枝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