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乔先生携新书《唐妞驾到》亮相南京,揭秘唐妞背后的创作故事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1-14 16:47:21

11月14日,二乔先生新书《唐妞驾到》新书签售会在南京举行。唐妞的故事,可能许多网友并不陌生。去年秋季,一位在大唐不夜城表演不倒翁的小姐姐,几乎一夜之间刷爆抖音,许多人奔赴几千公里前往西安,就是为了一睹这位“唐朝美人”的风采。而这个身姿轻盈、一颦一笑将中国唐代美人的妩媚娇羞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形象,正是源于二乔先生创作的西安唐文化第一IP——唐妞。让人惊喜的是,今年10月份,以六朝人面纹瓦当为原型的“南京文学季”形象IP—“金陵子”和他的小伙伴“宁好鸭”这两个可爱的形象IP的设计师,也是著名青年漫画家二乔先生。

“唐妞爸爸”机缘巧合独自“产女”记

二乔先生是西安本地人,从小学些国画,童年时代的梦想简单而宏大:长大之后能成为像齐白石、徐悲鸿那样的国画大师。他耳濡目染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第一批受到日本动漫影响的一代,这种全新的美术形式吸引了他考取了西安美术学院学了视觉设计。

现在二乔先生从事着动漫的工作,多年前学习国画的毛笔早已束之高阁。如何将传统的水墨绘画和动漫艺术有效结合,创造一种使年轻人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艺术形式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2015年,二乔先生在电脑前画一尊唐朝仕女俑,反复模仿试图达到水墨效果,但很长时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他尝试绘制了水墨版“唐妞”,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让二乔先生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惊喜。之后的“唐妞”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和动漫艺术进行了有效结合,展现出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这件事激起了二乔先生再次用传统技法画画的想法,而且这种欲望愈加强烈。

二乔先生在芒果TV系列短视频《闪耀的平凡》节目中提到:这个高髻峨眉、面如满月、体态丰满的胖娃唐妞形象,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仕女俑。最初是想给西安历史博主做个西安地方特色的吉祥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基于陕历博唐朝仕女俑为原型设计的“唐妞”诞生了,没想到这个形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许多人关注。

2016年,西安承接了央视春晚的分会场,唐妞像是被选中的幸运女神,成为西安分会场的吉祥物,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关注,二乔先生也被冠上“唐妞爸爸”的称号。这一次的亮相让二乔先生真正看到了“唐妞”身上的价值可能不仅局限于一个博物馆或者形象,它也开始走上了IP之路。

唐妞之所以这么受大家的喜爱,一方面源自于她自带的属性,例如:爱吃美食, 性格直爽,外形讨喜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从唐朝穿越到现代的小妞,她身上不但具有典型的唐朝文化DNA,让人一看到她就想起了唐朝,而且这个形象被赋予了强烈的神秘色彩,让大家对她生活过的地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想要通过唐妞来了解唐文化。

7月初,由时代华语策划的二乔先生的新书《唐妞驾到》走进薇娅直播间。这是出版公司首次以新书首发的形式现身薇娅直播间。当晚《唐妞驾到》的作者二乔先生作为嘉宾与薇娅同台直播,图书一经上架,不到3秒钟,20000册图书即刻售罄。

唐妞的复活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朝代

事实上每个成功作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唐妞火爆之前,二乔先生已经从事近十多年的绘画,并经历了9年的创业生涯。即便是这样漫长的过程,对二乔先生来说,能遇到“唐妞”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事情了。

不同造型的唐妞一个接一个呈现在大众视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但二乔先生深知这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在这个文化误解导致越来越多冲突的时代,要让年轻人热爱历史,与古人对话,知古知今,才能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这是他的使命。

唐朝女人是怎么化妆的?大唐的世界购物中心是什么样子?唐朝女人点面靥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唐玄宗是怎么让荔枝保鲜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

《唐妞驾到》这本书,涉及大唐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妆、购物、科技、唐装、茶饮、水果、建筑、留学、求学,让唐妞从纸上“活”过来,用一个个轻松诙谐的日常碎片化漫画故事,还原出灿烂大唐较为完整的大体风貌,将底蕴丰厚的大唐文化娓娓道来。厚厚的脚本、分镜交织成了属于唐妞的大唐故事。以唐妞全新的视角展现另类大唐传奇。有了历史的厚度,唐妞也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卖萌形象,逐渐血肉丰满起来。唐妞为皮,唐史为骨。唐妞,带着开放、自由、多元的唐代历史文化,带着沉甸甸的中国历史文化向读者走来。

二乔先生在采访中说:1400年以后,“唐妞”的再次亮相,可能真的是“唐妞”的一种使命。”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传统文化,让曾经大家熟知,但没有留意的东西重新被大家认识。《唐妞驾到》很大程度充实了唐妞的人设和经历,让唐妞这个形象在大家心里越来越真实。人格真实的、角色丰满的动漫形象自然会受到读者追捧,因为这本书表现的不仅仅是唐妞从一幅画中的复活,而是带出了一个朝代的重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