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宝物展”又一次迎来了十月秋日的绚烂。每年的枫叶季,全球各地有数十万人赶到这里,只为一睹闻名世界的“正仓院展”。2020年的正仓院展和往年有所不同。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博机构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正仓院宝物展也不例外。
『缪斯·艺术史——呈现艺术的力量』——南京大学缪斯基金国际文化艺术专题系列讲座举办之际,正值2020年第72届正仓院宝物展展览期间。缪斯文艺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学艺部部长、正仓院宝物展策展人、南京大学缪斯基金艺术顾问内藤荣先生,就此次第72届正仓院宝物展内容、疫情之下展览的策划与筹备以及讲座主题展开了对话。
问:今年是第72届的正仓院宝物展,请您介绍一下今年的展览主题和看点。
内藤荣:其实每年的正仓院宝物展是没有固定主题的。每年选择出展宝物的基准,是确保当年展出的宝物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出正仓院宝物的全貌。因此一般都会从艺术品、日常生活用品、古代文书等各类里,分别挑选宝物进行展出。
但是今年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展出了较多的药物与武器装备。另外,听起来或许会让人有些失望,今年我们没有展出圣武天皇的宝物。在总计约9000多件的正仓院宝物中,属于圣武天皇的宝物仅有不到100件。我们有着这样的规定:圣武天皇的某件宝物一经展出,将待至少十年之后,才会再向公众呈现。由于去年已经展出了许多,所以今年一件也没有选用。作为补偿,今年展出了许多与圣武天皇宝物同时代被收藏进正仓院宝库的药物。
问:虽然今年日本各方面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正仓院宝物展还是决定正常举行。请问在展览之前的准备阶段,馆内是否有因为疫情而反对开展的意见呢?开展后博物馆每天迎接大量的游客,请问馆方有没有采取什么防止感染的措施?
内藤荣:就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4、5月份,我们必须决定今年是否要举行正仓院宝物展。当时负责展出的奈良国立博物馆与负责宝物管理的宫内厅都迟疑不决。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认为,如果因为疫情而中断了已经延续了71年的办展传统,实在可惜。正仓院展不能输给疫情。因此我们奈良博物馆向宫内厅提议,今年还是要继续开展。
我们防止感染的措施,首先是减少每日参观的游客人数。按照过去的经验来说,在每届为期17天的展览期间,博物馆要接纳约23万人次的游客,平均每天1万3千人。但今年我们大幅减少入馆人数,每个小时最多进入300人,每天大概是2400人左右。从整体上来说,今年的观众人数大概是以往人数的五分之一。因此今年我们开始在网上预约售票。网上售票这件事在中国来说或许再平常不过,反而是日本在这方面或许有点落后了。
问:或许新冠疫情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个改变的好契机。
内藤荣:我也觉得这其实是博物馆重新思考的好机会。不应该总想着回到过去,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来改变,才能做出更符合未来情况的展览。
内藤荣先生接受采访
问:对于那些无法来到现场欣赏宝物的人,奈良博物馆是怎样安排的呢?
内藤荣:首先我们开设了贩卖正仓院展画册与周边产品的线上购物网站。这或许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于奈良博物馆来说却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以前顾客都是使用传真来订购,然后通过邮寄现金才能购买。但现在其实已经几乎没有人还在使用传真了。可这样的做法却延续了20多年没有改变过。现在,博物馆像亚马逊一样在网上贩卖周边产品。我觉得,疫情真的是一次让博物馆浴火重生的绝好机会。
问:现在奈良国立博物馆的官网上可以买到周边产品了吧?
内藤荣:正仓院宝物展已经于10月24日正式开展,现在周边产品已经可以购买。但是并不是在博物馆的官网,而是在《读卖新闻》的网站上。博物馆考虑到了自身的能力不足所以把业务拜托了《读卖新闻》。正仓院宝物展的周边商品一直都销售得很好,所以之前馆方没怎么在这方面花过多的功夫。比如画册,在正仓院展17天的展期内就可以卖出上万册。
问: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线下活动恐将持续受到影响,馆方有没有考虑开拓更多的方式或途径来展示藏品? 以及,内藤先生作为资深博物馆从业者(奈良国立博物馆学艺部部长),处在博物馆这样的窗口,对于向世界宣介正仓院宝物文化,您有怎样的想法?
内藤荣:我们拍摄了大部分正仓院宝物展的文物并制作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近几年有关正仓院展宝物录像的限制也慢慢开始放宽,为了准备正仓院展,我们把工作人员在对宝物进行点检以及运输时的场景都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之后也会上传到网上。不仅是宝物本体,各种具体的工作场景能够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做法。
问:今年的正仓院宝物展是内藤老师负责的第25届了。作为这个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专家,您有很多机会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这些宝物。在这过程中您有什么深刻的感触吗?
内藤荣:研究正仓院相关内容的学者中,能够真正接触到宝物的人其实少之又少。管理宝物的宫内厅也设有很严格的限制,除了奈良国立博物馆之外,无论是文部科学省,还是普通的博物馆或者私立美术馆,平时都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宝物。对于研究者来说,能够近距离观察甚至亲手去触摸和感受这些宝物(比如各类乐器),与站在远处观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手里掂量乐器的时候,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它的音色和材质。还有许多宝物的细节,也只有在近距离时才能够观察到。
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如果不能实际接触到这些宝物,一般是不会考虑把它们当作研究对象的。因此,除了奈良博物馆与正仓院事务所的研究人员以外,在日本研究正仓院宝物的学者并不多。更多的学者就转而去研究自己能够亲自接触到的、比如石像和窑器等等。
但我认为,这么珍贵的正仓院宝物值得更多的学者去关注和研究。虽然正仓院事务所也公开了许多关于正仓院宝物细节的数据,但仅凭数据,无法有良好的认知。因此这也是开展正仓院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来了解这些宝物。
正仓院展出宝物
问:请问有研究正仓院宝物的中国学者吗?
内藤荣:在奈良国立博物馆里没有。以前是有中国西北大学的学者,做过研究的。
问:在正仓院宝物中有一些宝物无法辨认是唐制还是日本制,或许中国的研究学者会有一些新见解。
内藤荣:如我之前所说,如果无法亲自接触到正仓院宝物,是很难把研究进行下去的。中国的研究者同样如此:明明有很多唐代的艺术品,但是因为自己无法亲自观察到,就很难去做研究。的确,有这么多唐制的精美镜子、乐器,没有中国研究者来研究是有点可惜。
问:今年南京大学缪斯基金策划了国际文化艺术专题系列讲座“缪斯·艺术史——呈现艺术的力量”。内藤老师作为受邀学者,即将为中国的大学师生们开展有关正仓院宝物的讲座,请简单介绍一下您讲座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您对这次讲座有怎样的期待?
内藤荣:如果没有网络限制和语言上的障碍,其实,我有更多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内容想与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们讨论交流。我觉得正仓院宝物有不少的内涵还在等待着当代的中国人去理解。或许会有人觉得这些宝物应该都是唐朝的文物。但其实,日本人也是如此认为的。能够使大众认知到以往对正仓院宝物的误解,不被夸张的宣传所误导,是我想通过这次讲座达成的目的之一。我还想让大家知道,原来还有这样值得关注的文物存在。中国古代唐朝的文物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这些文物是从中国的哪个地区传来的? 是谁在什么时候带来日本的? 如果有机会,其实我更想把宝物一个一个展开来,仔细介绍。
内藤荣先生工作日常
问:最后的问题,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许多人生活工作的节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您的工作生活有受到什么影响吗?有没有什么事情因为疫情而耽误了?
内藤荣:因为疫情,整个3到5月份我是无法正常上班的。虽然能通过邮件和线上会议处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客人来博物馆,是最令人苦恼的。
另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在线上无法完成的工作。有时需要去别的博物馆借文物,或去别的地方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因此,从今年4月开始,工作的节奏被彻底地打乱了。
因为疫情,导致很多事无法完成。首先是没有办法进行国内外的出差,以至于有很多原本想借海外的文物开展的计划不得不停止或延期。本来打算明年外借中国的文物来办展的计划也泡汤了。同时还有举行到一半的展览会,因为疫情而不得不提前中止,还有展览会上从美国借来的文物到现在还处于无法归还等状况。
作为日本的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和世界各国都有着密切的来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外国人前来是一件很让人苦恼的事情。从我们的立场来说,也无法去海外的博物馆借出文物,也无法进行调查研究。现在真的很无聊。(笑)
『缪斯·艺术史——呈现艺术的力量』
——南京大学缪斯基金国际文化艺术专题系列讲座
第一讲
讲者:内藤荣
主题:正仓院宝物概说
日期:2020年10月31日
时间:19:00 -- 21:00
参与方式:讲座会议室将于当日下午6:30准时开放。
点击以下链接:
https://zoom.com.cn/j/65323272345?pwd=MitYaVJjL0Y4OFU3NWRVeCtDNkkyZz09
进入讲座会议,会议 ID:653 2327 2345 密码:221514
受访学者:内藤荣,张晓娟(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中文馆员、翻译)
采访人:朱子凡(缪斯基金日本助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