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鲤为媒 同心共育”30尾日本“鲤二代”这样游入金陵小学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0-02 10:55:58

9月30日上午,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金陵小学内一片喜庆,当天上午,象征着中日邦交以及江苏省与福冈县友好往来的30尾日本锦鲤成功落户到中式田园风光的校园内。以鲤为媒,同心共育,“鲤二代”游入金陵小学的背后,凝聚着江苏省人大外事委、江苏省淡水研究所、栖霞区教育局和金陵小学的共同努力,这个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

开端——吉祥的献礼

2017年是江苏省与福冈县结好25周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早在前一年年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与福冈县议会就开始商讨如何举办庆祝活动,使双方的友谊更上一层楼。在此过程中,福冈县议员、福冈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中村诚治先生主动向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提出,希望向江苏捐赠一批日本原产锦鲤。鲤鱼在中日两国都是寓意美好的吉祥物,是努力奋斗、进取向上的象征。在结好25周年之际捐赠锦鲤,寓意两省县友好关系犹如“鲤鱼跳龙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个计划外的提议让外事委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日本原产锦鲤以其绚丽的色彩、优雅的体态、气度不凡的泳姿而在全世界备受推崇,1973年,首次访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将锦鲤作为“国礼”赠予周恩来总理,作为和平友好的象征。忧的是,锦鲤是活体水生动物,不同于其他的普通捐赠物,属于其中监管最为严格的A类入境生物。21世纪初,因日本暴发锦鲤疱疹病毒(KHV),我国于2003年暂停日本锦鲤输华,2016年虽恢复了日本锦鲤进口,但入境手续仍然十分严苛。

当时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特别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敏锐地预见到这次锦鲤捐赠将对江苏省观赏鱼业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并诚恳地希望积极促成此事。为了两省县的友谊再上新台阶,为了以此次捐赠为契机带动江苏省观赏鱼产业发展,经向江苏省外办通报此事并得到同意和积极支持后,外事委领导决定克服困难,促成捐赠。

过程——辛勤的汗水

万事开头难。此次日方捐赠的锦鲤将成为我国自2016年开放进口日本锦鲤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是江苏省首次大规模进口日本锦鲤。正是凭借着对人大外事为我省社会经济服务的信念、对中日世代友好的坚持和对锦鲤到来的期盼,面对困难重重的现状,外事委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引进锦鲤的路径。

2017年1月14日,外事委召开第一次锦鲤捐赠工作协调会,福冈县议员中村先生专程亲自率团来访参会。在当天的会议上,大家都期盼着锦鲤的到来,但对于捐赠活动能否顺利实现却不敢过于乐观。因为,江苏省当时没有一家符合标准的入境水生动物隔离场,没有符合锦鲤养殖条件的展示空间,福冈到南京的直航线路也即将因各种原因停航。

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外事委牵头带动下,各部门前后召开20多次对接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积累了厚厚一大本会议纪要。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一页页纪要时,各项工作忙碌、紧张、有序推进的一幕幕情景跃然纸上,感触颇深。2017年11月2日,隔离场正式接受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的严格验收并顺利通过审核,江苏省第一家、同时也是当时全国建设水平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入境水生动物隔离场诞生了!有关锦鲤入境的其他各项手续也相继办妥,一切准备就绪!11月28日,尾形先生精心挑选的220尾锦鲤登上了飞机,承载着福冈人民对日中友好的美好愿望和推动中日友好的使命,辗转台北、经历几千里路程、6个多小时航程,终于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顺利落地!

抵达——成功的喜悦

小锦鲤们搭乘的班机终于抵达了南京。它们这一路上也特别争气,仿佛知道中日双方为它们的到来付出了多少辛苦一般,在充气包装的塑料袋里熬过了颠簸、缺氧等诸多难关,健健康康地游进了隔离场的小池子里。江苏省淡水研究所的锦鲤工作团队不辞辛苦,日夜在隔离场内陪伴着锦鲤,也足足“隔离”了一整月,他们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寸步不离,定时喂饲料、测水温、报数据,丝毫不敢松懈。省市检验检疫部门24小时与隔离场保持连线,通过监控设备掌握实时动态,定期派人到现场检测化验,确保锦鲤不带任何有害病菌。外事委一边和淡水研究所的同志们保持联系,一边向福冈县方面通报情况,让锦鲤的“娘家人”安心。同时,外事委还在悉心准备着隔离期满的中日双方捐赠仪式。

12 月28日,一个月隔离期顺利度过,小锦鲤们的各项检测检验指标全部合格,获得了江苏省检验检疫部门发放的“健康证”和“落户许可”,承载着江苏省和福冈县友谊的漂亮锦鲤终于得以向世人一展芳容。人们在锦鲤池前驻足,赞叹流连,禁不住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些小生灵们的美丽倩影。而外事委和那些为锦鲤捐赠共同战斗的“战友们”也深受感染,看着人们欣喜陶醉的表情,内心涌动着热流和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对日方和这批友好使者的感谢和祝福。

现在——友谊的延续

锦鲤在日本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在淡水研究所锦鲤研究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满载两省县人民友谊的锦鲤茁壮成长,目前在隔离场内已经有5000多尾优质“子一代”、“子二代”锦鲤。它们经过专业的照顾和严格的筛选,随时准备着向公众讲述江苏与福冈的友好交流故事。

扬州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的故乡,2018年,在江苏省人大和扬州市人大的共同协调下,日方捐赠的一部分锦鲤“移居”扬州著名的“东关景区”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见面。

2020年4月,外事委又接到南京市金陵小学的锦鲤展示申请报告,希望部分锦鲤能够落户金陵小学并以此为契机,建立江苏-福冈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深化学校对日文化交流。金陵小学拥有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积极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是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收到申请后外事委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率队赴学校现场调研将部分锦鲤“子二代”在校园展示的可行性,并积极协调淡水研究所与金陵小学对接具体细节。“子二代”锦鲤在校园内“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了解江苏与福冈的“锦鲤故事”,增进中日两国青少年的相互往来,推动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中日友好注入新的内涵。

外事委还专程赴淡水研究所座谈了解锦鲤产业化情况,鼓励锦鲤研究团队加大科研力度,助力江苏省锦鲤产业及观赏鱼业再上新台阶。目前日方捐赠锦鲤的研究繁育工作顺利推进,申请发明专利5件,申请并获批省地方标准1个,锦鲤亲本繁育苗种向省内外辐射养殖面积达到5000亩。

此外,为增加锦鲤的认知度和辐射面,外事委还在帮助淡水研究所与南京金鹰国际商贸集团对接,在人流量大的商业中心搭建锦鲤展示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欣赏到、购买到锦鲤,了解到江苏与福冈的友好情谊,提高锦鲤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面对2020年全球突发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日两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信念,在共同抗疫中加深了友谊。为此,我们更要悉心照顾好这些“友好使者”,传承好江苏与福冈的友谊,讲述好友好交流的故事,用江苏的水、江苏的情悉心呵护好这些美丽的锦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视频:于房浩

图片:曹伟 于同化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