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上午,作为莫愁湖景区第十五届莫愁烟雨文化节重头戏的“海棠花开——王伯昭书法、丹珍多吉油画、赵斌·曲美央金民歌公益展演” 活动,分别在莫愁湖景区抱月楼、棋文馆举行。三位艺术家与江苏文化艺术界杨积强、庄汉、崔根栓、彭林刚、铁金良、沈琤、项绪文、高安宁等知名人士一起,与当地社区群众、游客零距离交流互动,同庆新中国的生日,欢度中秋节。
王伯昭(右)、丹珍多吉(左)和赵斌·曲美央金在舞台上
莫愁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云集之所,林散之、傅抱石等艺术大师都曾挥毫于此,留下传世佳作。40年来,“莫愁湖海棠诗画会”也一直是南京文化艺术界的盛事。此次“海棠花开”展演,是在“莫愁湖海棠诗画会”基础上的视角延伸,旨在更广泛地弘扬传统文化。
赵斌·曲美央金与王伯昭对唱《西游记》插曲《女儿情》
艺术展演让观众为之陶醉
曾因出演经典剧作《西游记》中白龙马而深入人心的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王伯昭,长年生活在北京,这次回到家乡与独立油画家丹珍多吉、女高音歌唱家赵斌·曲美央金联袂进行艺术展演,形式别开生面,让艺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和文化自信。
男高音歌唱家项绪文(左二)与三位展演艺术家及观众共同高歌《我和我的祖国》
开展活动中,王伯昭、丹珍多吉分别向莫愁湖景区赠送了书法作品《海棠花开》、油画作品《海棠花开》,莫愁湖管理处副主任王然接受捐赠。表演环节,赵斌·曲美央金率先登台,演唱了《莫愁啊,莫愁》《采槟榔》等经典歌曲。她的歌声里充满乡音乡情,拨动了观众心弦;京剧表演艺术家彭林刚一曲京歌《梨花颂》,委婉动听,显现了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男高音歌唱家项绪文在朱萌电子钢琴的伴奏下,高歌一曲《南京,我心中的城》,唱出了人们对故乡的情感。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赵斌·曲美央金二度登台,她的一曲《我和我的祖国》,点燃了观众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许多手拿国旗的年轻人走上舞台,与赵老师同声合唱,一面面国旗迎风飘扬,场面震撼。
前来助演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彭林刚京歌演唱《梨花颂》
演出之后,“海棠花开”开展,王伯昭、丹珍多吉分别引导嘉宾和游客观展。书画家、鉴藏家萧平为展览题写《前言》。萧平写道:“王伯昭早年涉足影坛,以电影《笔中情》而被观众熟悉,又因饰演书法家赵旭之而与笔墨结缘。数十年来,他刻苦钻研,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法到创作,古道今承,循序渐进,筑下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位职业影视演员,视觉审美是其所长,一旦徜徉于镜头与笔墨之间,可演乾坤之人物,可书人心之微细,算得上是多才多艺。
热情的观众纷纷与丹珍多吉、赵斌·曲美央金夫妇在展厅留影
“丹珍多吉、赵斌·曲美央金夫妇,是油画家与歌唱家的组合,可谓金陵艺坛的‘神雕侠侣’。多吉是一位较有独立意识的油画家,敢于另辟蹊径,尝试新法。诸多作品体现了自我性情的诗意表达……多吉作画的地方总会有妻子悠扬的琴声相伴,所以多吉画艺上的格调,也自然地融入了赵斌·曲美央金琴声与歌声的旋律。画尽其美,曲尽其妙,是这对艺术伴侣献给大家的节日礼物。”
丹珍多吉、王伯昭与观众在多吉油画作品前交流
王伯昭给观众讲解创作过程
著名媒体人、作家梁平在《后记》中说,每个时代既有感叹世界真小一见如故的友情故事,也有侠客仗剑天涯相见恨晚的江湖邂逅。“海棠花开”展演,是三位艺术家耀眼里程的回溯与凝思。在岁月面前,他们将所有澎湃都植入艺术作品中,欲罢不能。
莫愁湖是南京人心中的美丽风景。在展演现场,小提琴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沈琤教授听到赵斌·曲美央金演唱的《莫愁啊,莫愁》,触景生情,她感慨地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温馨的往事:“我对莫愁湖和莫愁文化情有独钟。30年前,我作为乐队首席为何占豪的越剧电影《莫愁女》配乐,之后改编了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1996年在国家一流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的协奏下担任小提琴独奏,由何占豪先生亲自指挥。小提琴协奏曲《莫愁女》曾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江苏大剧院、苏州保利大剧院……以及美国等地演出,大受欢迎。”数十年来,沈琤教授一直在研究“莫愁文化”,她愿为传承与传播“莫愁文化”尽己之力。
据悉,国庆假期中,莫愁湖景区不仅有“海棠花开”书法油画展,抱月楼广场每天也都会有不同的节目演出,这里就是欢乐的海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摄影/周光盛 潘俊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