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戏曲如何破圈?80后汤达、季春艳、王子瑜谈锡剧的青春传承
2020-09-27 23:41:07

5G时代,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戏剧如何传承与创新?古老剧种如何吸引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而年轻的戏曲演员如何让自己在传统和时代之间行成紧密连接……9月27日上午,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1号楼大厅,由省委宣传部、省剧协、新华日报昆虫记戏曲工作室主办的“紫金文化艺术节,我们在‘艺’起——国潮TALK1:锡剧青春新势力”正式启动。第一期,江苏锡剧界优秀青年演员王子瑜、汤达、季春燕与戏迷进行了一场线下近距离对谈,三位80后演员通过讲述自己的戏曲艺术之路,让传统戏曲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青春活力。

跨行当、跨剧种、跨思维,

听他们聊戏曲那些事儿

曲调清新唱腔优美、别具江南水乡风韵的锡剧已有百余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通过名家传戏、名师带徒等一系列活动,锡剧艺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唱念做打表都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现在已渐渐挑起大梁。王子瑜、汤达、季春燕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80后的他们已成为院团和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季春艳(左)、汤达(中)、王子瑜(右)

年轻演员如何理解传统与传承?作为锡剧彬彬腔第三代传人的王子瑜坦言自己所理解的“传承”并非原封不动地继承,“我唱的曲子和我爸爸、我爷爷都不太一样。”他认为戏剧的传承是除了继承传统技艺,还必须要有所创新。出生锡剧世家的王子瑜甚至在走向锡剧之路上都是“半路出家”。当年王子瑜曾在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昆曲老生行当,还出演过昆曲《1699桃花扇》。从昆曲老生到锡剧小生,跨剧种跨行当并没有影响王子瑜艺术风格的建立,反而让他在对角色的塑造上比别人多了很多不一样的角度与想法,甚至在锡剧的演出融入一些昆曲技巧。

汤达在现场清唱了一段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没错,的确是越剧!原来汤达也是个“跨界”成功的范例。一部越剧《丁香》让观众记住了唱演俱佳、扮相帅气的大反派吴卫国的饰演者汤达。汤达师承锡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锡剧王子”周东亮,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团长助理。汤达学习的是正宗的锡剧表演专业没错,但因为“跨剧种”演出了越剧《丁香》,让很多锡剧迷爱上了越剧,越剧迷粉上了锡剧,不得不说,这次“客串”让两个剧种实现了“双赢”。汤达感慨“跨曲种演戏就好比隔了一扇门,挑战很大”。但这样的经历对于他对戏曲的理解和演技的磨练却有着相当大的助益。

从戏剧舞台到电影宽屏,

凭借不断跨界,锡剧成功“破圈”

锡剧好听、好看,充满江南的文化气息,但如何吸引5G时代的年轻人走进剧场去听一场慢节奏的戏曲呢?这不仅是锡剧,也是诸多传统戏曲的面临的现实困境。但近年来,江苏省锡剧团却一年到头演出不断、活动不断、活跃度居高不下。谈到锡剧团这样充满活力的现状,当家花旦季春艳也在活动现场提到融合是提升传统戏剧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题材和故事,用锡剧和昆曲、越剧等不同剧种表演出来各有特色,但其实唱腔、表演、动作等舞台语言也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和”。她甚至认为在念白上,话剧的口白技巧都可以融合到锡剧表演中,“对现在的年轻观众来说接受度会更亲切”。

不仅剧种间的融合,锡剧团这几年在跨界上还做出了更多尝试:除了剧场还尝试了线上演出,甚至专业的戏曲APP正在开发当中;除了经典传统戏,每年都会新排几部原创剧;除了老艺术家,年轻演员也拥有了更多机会,甚至90后也渐渐开始担纲大戏的主演,汤达、季春艳等80后演员不仅渐渐成为了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还承担起了对90后小演员的传帮带责任;除了传统的剧场舞台,剧团还一直在尝试各种不同形式的探索,室外露天的、园林实景的、乡下大篷车……剧团都能演。最近锡剧团在愚园推出的“金陵幻夜 意境愚园”原创园林主题实景秀,完全是移步换景的实景演出,团里的演员从唱歌朗诵到舞蹈乐器,十八般武艺样样拿得出手。

昨天上午,锡剧电影《紫砂梦》刚刚在南京举行了首映礼。锡剧、紫砂两项国家级非遗也借助电影的技术手段与传播方式,有了新的生命力和打开方式。而锡剧《紫砂梦》也即将于10月25、26日亮相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

这个月初,歌剧《鉴真东渡》官宣开机。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副书记的周东亮表示,《鉴真东渡》是省演艺集团自主摄制的第二部4K歌剧电影、第七部4K戏剧电影,“以后我们的拍摄将不仅仅局限在戏曲电影方面,商业片、电视剧、网剧等新领域都要去开拓。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特征、世界意义、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精髓提炼好、展示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记者  余萍  摄

视频拍摄、制作:贺东婷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