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师说新语 | 李文婷:背影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9-11 15:01:28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语文老师  李文婷

李文婷

该上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了,上课前,我就在想该怎么上呢?打我上学时这便是名篇,就文学文,总觉无趣。脑子里突然冒出无数个让我记忆深刻的背影:城市的背影、老人的背影、搀扶的背影、青春的背影……突然之间,好有兴趣,于是在网上胡乱搜了一些图片,我想把曾经或是现在触动我的背影与学生分享。于是上课伊始,我便将文件夹打开,将那些背影逐一播放——

起初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我问孩子:你们看到什么?学生说: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的背影。是啊!我接着说:咱们可不可以为这幅画面配上你们的联想或是想象吗,让他们的背影更加动人?学生陷入了沉思——谁的背影更为佝偻?是老奶奶?可是明明需要助力的老爷爷,除了那根拐杖,还依稀可见老奶奶尽力伸平的右臂,而爷爷的手也正巧撑在上面。是一路走来的默契还是无须掩饰的真爱?也许此时的爷爷正小声念道:这么多年,要不是你坚持带我出来散步,或许我真得永远卧在床上了。说罢,停下脚步,转过头:瞧你的汗,我帮你擦擦。奶奶抬头应道:没事,有你陪我,路再长再远都愿意走。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杜撰的,谁又能说不可以?他们的背影步履蹒跚不再矫健,那又何妨,透过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彼此搀扶,一生相伴。

好想给这张背影起一个名字:你在看晚霞,而我却在看着你。呵呵,这位妇人一定很爱美吧,瞧她耳垂闪烁着的耳环还有那微烫的卷发,真是洋气,晚霞映照下的她更添了几分美丽。她的爱人正搂着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晚霞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美,亦或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也许此刻的他脑海里正浮现出他们从相遇到相知到相爱再到相伴的点点滴滴,回放了无数次坐在这里,看着心爱的人,搂着她,并肩看着那熟悉的风景,日出日落,清晨黄昏,夕阳霞光。不知是谁举起相机,给他们留下了这张最美的背影?

这样的背影是否让你为之动容?是否使你有所期待?是否还会促你萌生幻想,老时的自己就是背影中的她?

感觉画面中她的姿态像极了自己。走在阳光下,在金色的光中窥望着这空旷而又阒寂的地方,她的背影也在此时,浮隐在辉芒的淡影里。长长的暖风吹过,纯白的长裙轻轻地裹着那个娇美的身躯,却不能遮住纯朴的青春。我的视线掠过她的迷人的背影,也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越走越远,直至将身影完全消失。暖色的帷幕拉起阳光的屏障,扯一把暮色,真想将她的背影书写成自己的青春誓言,让我的心也触到这片明亮的色彩之中,走过这片希望的田野。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曾将自己的梦想建构在城市之上,可现实就像一盏巨大的日光灯,在社会的黑夜里只能照出城市之间我们这群追梦人的背影。追逐梦想时,会被现实所阻碍,留下的只是淡然悲伤的背影,也许醉酒后,你会独自一人坐在城市的最低点,坐在城市的边缘某处,或是开怀大笑,或是放声痛哭。也许是城市太大,你会觉得从来都找不到自己的身影;也许会认为是自己太渺小,车流穿梭间无所适从。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笑一笑,挥挥手,将青春献给自己生活的城市后,将一个晃晃悠悠的背影留给身后灯火辉煌的都市。

和学生一起阅过这些背影,蓦地,在明媚的阳光下,我眼中的背影也愈发的清晰,像洒向阳光的点滴墨迹。零星的记忆萦绕在指尖上,挥散不去。我转过身去背向阳光,学着你的动作,走着你走过的道路,感受你那温柔如水的温情,昂着头用力地把眼泪倒流进眼里,用心记下你,我的母亲,那从未因为生活中诸多不幸而垮塌的坚强背影。

母亲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她对我的爱都点点滴滴撒播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份爱因平淡而没有亮色,因过于零碎而难觅踪迹,我自己也因为常在其间而显得麻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悲的悖论。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时,在人群中渐行渐远的背影,也记得疲于生活奔波,只为给我更好生活的你,略带苍老和蹒跚的身影成为我心中隐隐的痛,那永远无法平衡的背影也成为我曾一度孤寂的灵魂中的一个永难消除的烙印。

看过这样一句谚语,说:母亲帮助儿子的时候,两个人都笑了;儿子帮助母亲的时候,两个人都哭了。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哭了。泪眼朦胧中,仿佛又看到自己的母亲那执著而坚韧的身影穿越风尘向我走来,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绵延到身后很远的地方。

我想,阳光下,母亲走过人生荆棘的背影,将是我一生见过的最美丽的。

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这一节45分钟的课,我好像并没有很好地达成我的教学目标,但这些图片却让我和学生体会到了不同心情,某些不知名的情愫或是直达,或是曲绕他们的内心,触动着。透过背影,我更是读到了阳光与美好。

世界就是这样,我们用怎样的眼光凝望,它便会给我们怎样的模样。岁月漫长,如黄昏里点亮的那盏灯,质朴且厚重,这一路上,或许不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也不奢望同时遇到硕果和繁花,但至少内心的丰盈,能抵过瞬间的荒芜。无论是莺啼桃红,还是风吹月冷,感谢岁月,在生命的留白处,让我拥有了回眸之美。感谢自己,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能在心灵深处留下洁净的角落,用来盛放这一路上遇见的所有背影,所以我很庆幸,一路走来,我的左手和右手总能握住幸福。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