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未来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对策?9月5日,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组委会推出《2019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白皮书及2020趋势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疫情后首次对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情况进行回顾和发布。
江苏旅游6月消费220.2亿元,消费能力逐步恢复
2019-2020上半年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概况是本次《白皮书》发布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爆发,使文旅行业遭遇较大打击。疫情常态化,文旅消费的管控常态化,截至2020年5月,全球跨境游客数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3亿,下降56%,逆全球化导致国际关系不稳定,出入境消费受到巨大影响。
2019年江苏旅游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321.6亿元,增长8.1%。接待国内游客8.8亿人次,增长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902.2亿元,增长8.2%。2020年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上半年游客在江苏旅游消费水平有所下滑。全省消费游客共1.1亿人次,产生3.9亿笔旅游消费,为去年同期的63.8%;消费金额达到937.4亿,为去年同期的41.5%,旅游人均消费同比大幅减少,从去年同期的1223.3元/人次下降到833.3元/人次。
数据显示,游客面对不同的消费行业呈现结构分化,在餐饮与购物方面选择高端价格提高以追求更好的旅游消费体验,住宿时则倾向选择中档消费。疫情影响下,江苏旅游消费月度变化波动较大,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缓和,3月之后消费金额和消费笔数都呈现增长趋势,6月份消费金额达220.2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8.0%,消费能力正在逐步恢复。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上半年江苏居民在访客和景区游客两种数据口径下,均表现出较快恢复态势和较高积极性,且跨省出游旺盛。5-6月景区接待省内游客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尽管2020年上半年景区游客量锐减,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景区的游客量从3月份开始逐步回升到同期七成,省外游客恢复到五成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不断增多,为江苏文旅发展带来活力。
周边游夜间游更活跃,疫情带来消费观念转变
以游客数量来核算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整体恢复情况,可以看出,3月各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松之后,江苏文旅消费恢复指数从0.33快速上升至0.64,达到基本恢复水平。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控制,形势进一步好转,2020年7月江苏文旅消费恢复度指数为0.94,游客数量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整体恢复情况良好。具体到各市来看,江苏市级游客恢复度指数呈现出苏北完全恢复,苏南恢复较慢的特征。具体到相关行业,星级酒店恢复度指数0.69,旅游景区恢复度指数0.49。
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陈荣凯表示,疫情带来的旅游的比较重要的变化是本地游和周边游更加活跃,自然风光景观和城市游乐设施也受到游客青睐。大家在疫情期间,希望更多的走到户外,走到大自然里面摘下口罩畅快的呼吸,同时,因为本地游游客增多了,城市里面动物园、水上乐园这样的游乐设施去的更多了。
另外,夜间旅游的活力逐渐恢复,整个端午节期间,随着夏季夜间旅游的恢复,全国夜间的旅游的项目的访问量比上年增长80.4%,特别是一些城市夜游的观光景区的访问量增长100%多。一些城市内部的休闲旅游景区比原来更加的热闹、更加繁华,无论是南京的夫子庙还是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还是成都的宽窄巷子,同时休闲商圈消费复苏也很快。疫情也带来的消费观念很多变化,大家对于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确实是大大增强了,只要是高品质的消费应该说始终是有市场的。
酒店多种措施自救,文旅新业态探索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酒店业形势好转,3月后出租率缓慢提升,5月最高达到38.43%。为了抗击影响,江苏许多酒店采取了多种措施自救。在疫情暴发后转向外卖,拓展餐饮板块线上社区销售,实现逆风翻盘。文博场馆接待游客出现大幅下跌,全省5家主要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18.8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4.8%。但游客量月度变化显示3月以来博物馆接待游客量呈现逐月缓慢增加的趋势,而且疫情影响下的游客数量减少,营造了舒适的参观氛围,游客参观时间显著提升,在博物馆平均停留1.19小时,是去年同期的1.2倍。
疫情期间,各地线上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创直播销售,上线“实景展览”“虚拟漫游”“数字文物”等项目60多个;包括苏州博物馆在内的8家博物馆集体在淘宝平台开展“博物馆云春游”活动,两场直播共计产生了193万观看流量。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为国宝代言”小程序点击量近9000万。
在文化演艺方面,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为提升全省文游消费水平全方位“保驾护航”,包括促进旅游演艺发展,引导高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一批小剧场,推出一批实景演艺项目,打造一批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旅游演艺产品,到2022年,培育2-3个具有区域品牌知名度的旅游演艺精品项目。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重点建设区建设为牵引,开发以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办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旅游品牌。
“夜经济”方兴未艾,文化体验成重要部分
《白皮书》对各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告,分析了大运河城市夜经济的发展特征以及夜经济的消费趋势。2020年江苏多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纷纷出台政策,开展专项活动。南京市围绕着秦淮区的独特旅游资源打造夜游经济,围绕街边风景展开“夜之金陵”的文化品牌打造,从单纯的消费购物转向声色兼备的演出与构思独特文化产品。徐州聚焦“国潮汉风·夜彭城”,聚焦“夜学,夜赏,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体,夜宿”八大业态主题,打造独特的月光文旅品牌。苏州大力推行“姑苏八点半”,通过活动的多种组合、变换、选择,推进夜经济的发展,体现多元,融合现代和传统。无锡挖掘“夜经济”潜力,营造夜游特色,全面升级当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夜游项目,发展运河夜经济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品牌之一。
《白皮书》指出,2019-2020年以《“夜经济”》为关键词在全国报道量排行中,江苏省位居第二,报道数为14476,次于北京,高于上海。江苏省夜经济的媒体关注度较高,整体处于比较热门的状态。各地夜经济品牌打造亮点纷呈,推进夜经济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方兴未艾。
在后疫情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消费方式的需求,江苏各地纷纷开展健康消费模式,并结合本地特色有针对性地打造相应的融合消费场景。江苏夜经济从饮食、娱乐消费转型为综合消费,文化体验成为夜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成为消费新诉求。江苏夜经济文旅消费也趋于年轻化、个性化,为面向年青一代提供个性化夜市集聚区,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以消费品质提升及消费下沉为契机,江苏各地开展夜间展销展示、文娱表演,拓宽夜间经济业态,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
运河名镇、创意的文旅融合项目,
谁最受欢迎?
论坛现场,组委会还公布了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文旅融合标杆项目”、“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特色评选活动结果,并现场颁奖。
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平江》、古镇模拟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今夜“梁”宵—无锡夜市一条街、镇江宝华山“醉美夜千华,果酒百里香”等9个项目荣获“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文旅融合标杆项目”,无锡荡口古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扬州市邵伯镇、丹阳市陵口镇等8个小镇荣获“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
论坛组委会发起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文旅融合标杆项目”和“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评选活动,面向省内大运河沿线城市、小镇征集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文旅融合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等,进一步挖掘各地文旅消费资源,探索突破点和增长点,积极鼓励文旅消费项目投资建设。评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精英担纲评委,对所有提名单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评议后确认获奖名单,评选结果在论坛现场发布并颁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附:获奖名录
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文旅融合标杆项目”:
1、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平江》项目
2、南京长江路文旅集聚区项目
3、今夜“梁”宵——无锡夜市一条街 项目
4、古镇模拟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
5、无锡玉祁“云上民俗 运河之美”项目
6、大丰《只有爱·戏剧幻城》沉浸实景互动演出项目
7、镇江宝华山“醉美夜千华 果酒百里香”项目
8、南通“悦唐闸·夜古镇”项目
9、南京银行“鑫动文化”金融服务
2020年度“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运河名镇”:
1、无锡荡口古镇
2、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
3、扬州市邵伯镇
4、丹阳市陵口镇
5、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
6、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
7、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
8、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