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鉴赏】通灵宝玉通心灵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9-01 20:19:09

南京又名“石头城”,《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原著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在他《石头记》中记述发生在石头城里的人和事。他在曹府生活13年,少年时代经历的人和事,留下深刻的记忆,晚年又来过南京,故地重游,往事萦怀,感慨万千,创作了《石头记》,自然以石记事,以石抒怀,生活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创作素材。开篇就以女娲补天遗留在青埂峰上的一块石头作为引子,引出书中的人和事。那青埂峰上的五彩石,自经锻炼,通了灵性,成了“通灵宝玉”,随贾宝玉投胎转世。那“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不正是雨花石的原型吗!

“石头城”讲述《石头记》,雨花石演变“通灵宝玉”,这灵石、这宝玉,足够世人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后人也创作延伸了许多“通灵宝玉”作品来演绎与讲述《红楼梦》。

2020年8月24日上午,浦效信老师光临寒舍,并送我一幅“通灵宝玉通心灵”的创作书画作品,让我欣喜如狂。他是我早年认识的朋友,在晨光机械锻造厂工作,长我十三岁,高高个头,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记得2006年他约我到南京总统府公园内的“效信创作工作室”参观,在他工作室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创作作品,使我为他执着的创作精神而叹服。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他用了八年时间,利用古城砖雕刻创作了南京十三个古城门,把南京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体现南京深厚的文化历史,让人敬佩。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南京民间艺术品开发者,十多年来,自己琢磨和开发了与南京相关的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就不下20种,还注册和申请保护了十余种商标和专利。今年上半年作为长期从事艺术设计的他又萌发了一个新的创意,把呈像美、意境佳的珍品雨花石通过名家再创作,让唯美的雨花石跃然纸上,挂上厅堂墙壁,便于更多的人能直观的欣赏到雨花石诱人的色彩和奇妙的意境。

那天他带来的书画创作作品,就是请了一位著名书画家徐世昆先生,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长春伪满国务院旧址展览馆馆长,京华阁美术家画廊经理。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会员,中国孔子画院院士,在2009年赴欧洲参加第九届文化艺术交流展时,其国画人物荣获金奖的他,用我的一枚雨花石“月华似水”,石长宽2.7x2.4厘米,“大如雀卵,莹润如酥”创作了一幅“通灵宝玉通心灵”的四尺整张画(见图)。整幅画是以徐先生1992年画的“宝黛情深”获天马杯国际书画展二等奖的原画为基础画成的。那石中明月,正代表林黛玉是贾宝玉心中的月亮,同时也表达贾宝玉的一份情意“月亮代表我的心”,那石与画巧妙的融合,寓意尽在不言中。

今天拿回装帧裱画好的书画挂在客厅,静静观赏,让我沉浸在《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欣赏那“通灵宝玉通心灵”带来的愉悦。柏贵宝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