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闲庭开遍紫薇花
来源:扬子晚报
2020-08-21 10:01:57

如果你在盛夏时节去苏州园林,触目最多的色彩必定是冷暖各异色调不一的深深浅浅的绿。苍松碧水、芭蕉翠竹、深槐高柳、薜荔藤萝,望不尽的绿树浓荫,数不清的莲叶田田,到处是清凉洗心的绿。苏州园林里的花木栽植都很重格调,很少看到夏日里开得热闹的寻常草花。湖石下细叶如兰的书带草倒是开着一串串淡紫色的米粒样小花,也是优雅文气得很,就连素净的玉簪花亦不多见。虽然碧水中也有粉色荷花、青藤间有橙红凌霄花提亮,但总觉得少了一些夏天的花树,如果没有紫薇的话。

紫薇,江南夏日最常见的花树,时常看见三三两两立于街角道旁。冬天里光秃秃的树身并不起眼,甚至还有些难看,可是到了初夏就开始着花,绿叶顶端一簇簇细细碎碎的粉色、紫色、白色、桃红花孜孜不倦地次第开放,一茬又一茬,直到秋凉瑟瑟时才慢慢凋落。这样殷勤开花又色彩明丽的树木,自然成了点缀长夏园林的首选了。

其实紫薇的花型和姿态并不十分美丽,细看来花瓣虽如木耳边的裙裾,但因为过于细碎零乱,即使开全了看上去也是迷迷蒙蒙的一球,枝枝叶叶也长得任性妄为,完全没有什么章法。可是说来也怪,平日里粗头乱服的寻常花树到了园林里,或立于假山旁湖石畔,或欹于水边亭侧,或植于深院幽庭,经了那些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玲珑怪石的衬映,似乎也多了一丝矜持的格调,不事张扬地明艳美好起来。

可见环境对于草木是多么重要。不过紫薇花还真不是未识绮罗香的蓬门碧玉,在唐朝时候,紫薇花可是身份尊贵的花朵,中书省内才遍植紫薇花。“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当年从白居易的这首《直中书省》知道了紫薇花原来还有这样“显赫”的身世,但却并不妨碍对她那种家常随意的喜爱,估计知道“怕痒痒树”这个别名的没有几个人没试着挠过她光滑的树干吧!

艺圃响月廊边的紫薇花

今夏多雨,梅雨季特别长,喜爱阳光的花木们多多少少都受了影响,艺圃入口处幽深的甬道两边的凌霄花寂寞了不少,翠叶间几乎看不见花朵,延光阁前的碧水中,香远益清的红粉佳人也寥寥无几。但是在水边,响月廊一侧的湖石旁苍松边,一株粉色紫薇在雨中独自沉吟,虽然花朵并不丰盈,然而开得那样静美,自有一番散淡的逸气。响月廊空窗两边的楹联曰:“踏月寻诗临碧沼,披裘入画步琼山”,想竹树风清之夜独步空廊,水边林下月华满布,一树紫薇花浸在溶溶月色里,多少清凉意!

网师园的殿春簃小院中也有深粉色紫薇花,近乎桃红,开在冷泉亭畔的湖石上方,这株紫薇高大茂盛,枝叶离披,几乎与冷泉亭的翘角飞檐同高。碧叶间花开灼灼,被夏日的梅雨洗得一尘不染。老树新花,衬映着浸润了雨水的苍黑色太湖石和后面的粉墙黛瓦,更显得娇艳欲滴。我在树下用手机捕捉花蕊花瓣间剔透的水晶珠,怎么也拍不够。雨天的下午,游人绝少,殿春簃书房的大门紧闭,整个院子就我一个人在紫薇花下痴痴流连,看雨听雨。忽地,不知何处传来清越的钟声,一下两下,悠悠缓缓,仿佛穿越了时空。花朵上的雨珠摇曳滴落,四顾茫然,如梦如幻。(看了一下时间,下午三点半,也许是某个厅堂内的自鸣钟在唱响吧。)

网师园殿春簃庭院内紫薇花

留园的紫薇花大多在射圃的长廊外,有粉白红紫各种颜色,花开成行。人走在廊中,时与探进廊内的淡雅花枝相遇。令人想起“小殿回廊春寂寂,紫薇花底听吹箫”,这是我读过的最美的关于紫薇花的诗句。

关于作者

素纸 本名顾卉,自由撰稿人。喜爱花草、诗词和古雅的闲情生活。著有散文集《几回花下坐饮茶》。

(原创专栏,请勿转载。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为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