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前辈自我革命的上海故事,王霄夫《上海公子》获评中国版《乱世佳人》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16 12:47:11

近期,王霄夫创作的红色题材长篇小说《上海公子》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该书以建立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富商谢家之孙谢壮吾与拳击比赛对手、谢公馆保镖之子裘宝儿之间一场斗智斗勇斗技的生死角逐,一个极尽悬疑、暗战和血性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是随波逐流利益至上成为投机分子,还是为理想自我革命成为真正的战士?个体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选择,将决定其一生。

《上海公子》中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从1937年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东北四平保卫战,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小说展现的时间跨度,基于王霄夫对中国近代史的驾轻就熟,以及对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多方复杂关系的文学把控能力,这也使得人物在时代大事件的沉浮中,越发显现鲜明个性。

作为一部有着独特风格的红色革命小说,《上海公子》将宏大的史诗感与鲜活人物塑造有机融合,涉及信仰、理想,同时也带有悬疑、暗战等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说将旧上海滩谢公馆的双胞胎孙子谢壮吾、谢壮尔,孙女谢赛娇,和仆人裘家的儿子裘宝儿、女儿裘小越之间的爱恨情仇放置于那一场宏大的历史事件中,最终完成“为民族独立解放,为人民解除苦难”的主题。看上去谢壮吾、谢壮尔、裘宝儿三条线索交叉进行,揭示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人生选择的问题。但事实上主线非常明确,紧紧围绕谢壮吾“为民族独立解放,为人民解除苦难”的价值体系,建构了一个虽九死而不悔的革命者形象。

作者非常注重小说的文学性,充分发挥了他对文字艺术的驾驭能力。比如,书中有裘小宝用剡溪嵊县方言念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氏;有谢家老爷子谢富光用绍兴古法陈酿酒招待客人的描写;有嵊县籍上海越剧皇后姚水娟演出《花木兰》的场景;还有杭州羊坝头描写,篇幅虽不多,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当时杭州的市井百态。此外,小说中有多处拳击对打的动作场面,描绘细腻,语言精准,画面感十足。

小说中展现的女性形象是一大亮点,她们的命运沉浮与悲欢交织侧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沉浮与抗争。和男性角色的性格鲜明、高识别度不同,作者没有刻意把裘小越、陶含玉、谢赛娇、龙姓女子等女性的面孔区别开来,她们都一样美丽,一样对爱情深切向往,渴望和爱人相守终身。在作者笔下,她们“像五月之花,遇到了该绽放的时节,毫不犹豫地猛烈展现,尽情盛开,在绚丽中凋零青春的花瓣,绝不等到在昼夜更替中慢慢收缩、枯萎、衰落,腐化成泥,化为尘土飞扬。哪怕最后的不幸是她们乱世薄命的全部”。对此,文学评论家徐洲赤说:“我将《上海公子》视为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因为它更关心女性的命运。只有女性的命运,才能看出一个时代的好坏。她们的死亡,深深寄托了作家俯瞰尘世的悲悯之心。”

王霄夫表示,《上海公子》的创作灵感,来自长辈讲的上海故事,小说的很多素材,也是源于真实的历史:“大概我五六岁的时候,长辈跟我讲了很多关于上海的故事。上海的生活、公馆的生活,全部来自他跟我讲的一些事情,基本是原貌呈现。他的朋友一个是绍兴人,一个是嵊县人,都在上海。而上海青年参加革命的故事,则来源于一个上海老作家跟我讲的事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