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羽
南京有一条三元巷,是指科举制度的春风得意者尹凤,而尹凤最为耀眼的桂冠,无疑就是状元。南京还有一焦状元巷,这个焦状元就是明代焦竑。城南还有一朱状元巷,是指朱之蕃。今天,不说这些状元,且说说与城南秦状元巷有关的姓秦者。
秦状元巷里的姓秦者,世人多知是指清代状元秦大士。秦大士这个秦,与一人有关,此人是谁?秦桧啊。秦桧,臭名昭著,一代奸相。就先说说秦桧。
关于秦桧,其人其事大家耳熟能详,具体不多说。说一下太师椅。太师椅是中国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最早见于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据说,北宋时期的交椅只有一种样式,形似栲栳,大小官员都喜欢使用。某次,太师秦桧坐在交椅上,一仰头,无意中头巾掉到了地上,京尹吴渊看在眼里,便设计了一种荷叶托首,命工匠依样打造,命名为“太师样”。由于这种样式是专为秦桧设计,太师椅一名遂由此产生。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桧与太师椅的种种瓜葛,并将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明确称为“荷叶交椅”“太师交椅”。
秦桧世居建康,并被宋高宗封为“建康郡王”,死后埋葬在南京西南郊铜井镇牧牛亭,距离牛首山不远,当年墓上“丰碑屹立,不镌一字”,据说是因为无人为其撰碑文。而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飞,抗金故垒如今在牛首山上还有遗存。
明朝成化十一年(1485年),秦桧墓被盗发,盗墓者“获金银器具巨万”,被抓获后,当地官吏有意“减其罪,恶桧也”。隆兴元年(1163年)七月,宋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官爵,以礼改葬杭州西子湖畔的栖霞岭,岳飞一案平反昭雪。其后,秦桧的跪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来。元代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以快意,谓“遗臭冢”,有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代时,人于岳飞墓前种桧树,一劈为二,名曰“分尸桧”。
秦桧之子名秦熺,字伯阳,本姓王,为秦桧妻兄王唤之子,以少师致仕,封福国公。据载,秦桧之妻王氏一直未能生育儿子,秦桧惧内,忧虑无后但不敢言语。王氏的兄长王唤,曾与奴婢偷情,生一子,被秦桧夫妇收养为继子,此即秦熺。其孙秦埙,秦熺长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探花。秦埙之子秦钜,嘉定十四年(1221年)在蕲州抗金战死,封义烈侯。陆游在《入蜀记》中详细记述了其在南京数日的行踪,其中三次提到了秦桧的孙子秦埙。当时的秦家,虽然威势仍在,但在陆游看来,已经显露出破败之迹象了。
再说秦状元巷里的秦大士。秦大士出生于1715年,这一年,秦桧已经病亡560年了。
秦大士祖籍安徽当涂,据说是秦桧次兄秦梓一脉。但秦大士对此似乎不愿多言。据《清朝野史大观》载,乾隆皇帝曾问他:“你果真是秦桧的后代吗?”他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末年,秦大士的曾祖父秦应瑚从当涂到南京避乱,住在中华门内的一条巷子中,应该就是如今的秦状元巷附近。秦大士排行第二,自幼聪明好学,23岁中举,38岁在皇太后60圣诞的万寿恩科中,大魁天下,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依照惯例,秦大士诞生的小巷就由地方官命名为秦状元巷。
秦大士与金陵名流雅士多有交往。袁枚到南京任江宁县令,见到燕子矶石壁上题诗:“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得知是秦大士所题,颇为激赏,两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两人曾相偕畅游秦淮河,看六朝金粉,水月繁华。秦大士见景生情,咏出七绝一首:“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日枕寒津。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最后一句,令袁枚拍案叫绝,一时脍炙人口。据说,一天,秦涧泉同昔日诗友到杭州去看岳王坟。岳王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诗友们戏谑秦大士,并要他题对联以记此游。秦涧泉苦苦一笑,挥笔立就:“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侍读学士卢文弨藏有汉《张迁碑》拓片,秦大士见而爱之,请卢文弨转让给他,但卢文弨不肯。一天,秦大士趁卢文弨外出,就趁机把他书房里的碑文拓片拿走了。卢文弨知道后,追至秦大士家中夺回拓片。事后未及半月,秦大士因急病去世。卢文弨去祭奠亡灵,从袖中取出拓片,哭着说:“早知将与君永别,当时我何苦如此吝啬呀!对此我耿耿于心,今天特地到灵前来补偿我的过失。”于是将拓片焚烧,祭秦大士亡灵。
距离秦状元巷不远处,有座院落,就是秦大士故居,现也被称作秦大士纪念馆。站在门口北望,但见高墙深院,修葺一新,楼宇重叠,气势恢宏。秦家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达到鼎盛。秦大士在外做官十余载,于乾隆二十八年退休,回归金陵。时任陕西巡抚的大儿子秦承恩买下何如宠的府邸,供养父亲。何如宠曾是朱明崇祯时期的首辅,门前街道称作大夫第。秦大士退任移居大夫第后,于园中种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园取名瞻园。园中至今还剩一棵玉兰树,每到夏日花白如雪,也是当年秦大士手植。
秦大士在金陵留下过不少遗迹。尤其是城南一带,曾经有不少秦大士的墨迹题咏。夫子庙大成殿学宫“东南第一学”门匾即由他题写。
据说,秦大士有三子,长子秦承恩做过陕西巡抚,前文已经提及;次子秦承业天资超卓,所读十三经、诸史,自少至老,暗诵不遗一字。殿试时,初拟一甲第一,长洲钱棨第十。胪唱之日,乾隆以本朝无三元,改棨榜首,承业二甲第一,也就是金殿传胪,金榜第四名也很不简单了。他是道光帝的启蒙老师。光八年(1828年),秦承业逝世,寿八十二岁。道光帝出于感激和怀念恩师,破格赐谥“文悫”。秦大士三子秦承家,生平不详。
秦桧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秦的后人,真是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之说,秦承业给道光皇帝纠正埙的发音,也说明,他是很在意自己的宗族前辈呢。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