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炉以后,很多与高考相关的新闻不断冲上热搜。近日,一位来自湖南耒阳的女孩以总分676分,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受到格外关注。受到关注的原因一定会让大家很意外,除了她是一个学霸考得了好成绩以外,她的背景是让大家更关注她的原因。这位名叫钟芳蓉的女孩,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女孩,她选择报考了十分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在知道她选择报考冷门的考古专业后,很多网友表示担心,这个专业就业范围窄,而且赚钱少。
不过钟芳蓉在谈及未来时,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的影响,想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她说:“我觉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钱,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挣很多钱回来给他们,所以对金钱看得比较淡。”
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官方微博转发钟芳蓉微博并回应称:“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一夜之间钟芳蓉似乎成为了“考古圈团宠”,她的志向获得了“考古界”大佬们的力挺,很多国内各级别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纷纷向钟同学投出橄榄枝,送出“考古豪华大礼包”,对于关于考古专业“冷门”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表示,考古是一项事业,不能仅凭“赚了多少钱”来计算价值,文化传承同样也是一种价值。考古学确实是一个冷门的专业,但是就业率并不低,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面临人才竞争大的挑战。
因为钟芳蓉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的影响,才想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而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的樊锦诗也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而译林出版社也受樊锦诗、顾春芳两位老师之托,给钟同学寄去了签名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图书记述了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青春求学往事,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等动人故事,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当然,受两位老师之托,译林出版社也向钟芳蓉同学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其内容如下:
你好!
首先祝贺你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
樊锦诗先生和顾春芳教授看到你想要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新闻,深受感动。两位老师联袂签名的樊先生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送给你,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力量,伴你成长。
两位老师希望你在未来求学期间,能够抱定宗旨,不忘初心,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
据了解,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是由译林出版社在2019年10月出版的,该书一经出版就荣登各大年度榜单,包括2019 年度中国好书,中宣部 2019 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19 年度中国版协 30 本好书,中华读书报 2019 年度十大好书等。
这部书也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唯一自传,樊锦诗成长于上海,北大毕业。生于南国的她,一毕业却去了西北城市敦煌,这一去就是五十七年。樊锦诗六十岁受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八十岁退休。在同龄人颐养天年、子女承欢膝下的时候,她拼尽全力把莫高窟的文保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峰,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樊锦诗说,写这本书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千年前的古代艺术家为后世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老一辈的莫高窟人无怨无悔地把青春乃至一生奉献给敦煌,甚至他们的子女都没有上过大学,把子孙也奉献出来。她坦言,她要把老一辈莫高窟人的工作精神告诉世人、留给后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