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微信公众号消息,曾任《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的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邵燕祥8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邵燕祥子女8月3日通过文字形式众告亲朋好友:“父亲前天上午没醒,睡中安然离世。之前读书写作散步如常。清清白白如他所愿,一切圆满。遵嘱后事已简办,待母亲百年后一起树葬回归自然。人散后,夜凉如水,欢声笑语从此在心中。”据了解,邵燕祥十几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最终因心力衰竭去世。
邵燕祥,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祖籍浙江萧山,1933年生于北京(北平),1948年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49年至1957年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78年至1994年先后任《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上世纪80至90年代,曾先后当选中国作协理事、主席团委员。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比较集中于杂文散文创作,先后出版《忧乐百篇》《当代杂文选萃·邵燕祥之卷》《邵燕祥文抄》(三卷本),以及人生实录系列《沉船》《人生败笔》《找灵魂》等。
据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作家网介绍,邵燕祥曾任中国作协第三届理事,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他出版诗文集70余种,诗集《在远方》、《迟开的花》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杂文集《忧乐百篇》、《邵燕祥随笔》分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邵燕祥的处女作是1946年4月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杂文《由口舌说起》,批评了飞短流长的社会现象。1980年后,邵燕祥创作了大量杂文,反思讨论社会弊病。
作家周志兴在微博中写道:“我很敬佩邵燕祥,他是有骨头的文化人,晚年虽然耳朵失聪,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洞察世事。”他回忆,8年前,邵燕祥和钱理群教授、原文艺报总编辑阎纲几位“80后”到杉园,思想之敏锐令人叹服。
【邵燕祥的诗】
沉默的芭蕉
芭蕉,你为什么沉默
仁立在我窗前,枝叶离披,神态矜持而淡漠
从前你不是这样的
在李清照的中庭,在曹雪芹的院落
你舒卷有余情,绿蜡上晴光如泼
近黄昏,风雨乍起,敲打着竹篱瓦舍
有约不来,谁与我相伴,一直到酒酣耳热
呵,沉默的芭蕉
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
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
在这边乡风雨夜,打破费尔巴哈式的寂寞
芭蕉啊,我的朋友
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
灯火也眨着眼睛,一边听,一边思索
芭蕉,芭蕉
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凭窗斟给你喝
夜雨不停话不断,孤独,不是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