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玄武湖并蒂莲颇引人关注:一株已落,莲蓬竟为一游客偷摘;另一株还未开放,据说已受24小时监控保护。
偌大的玄武湖,生出两株并蒂莲已让人觉得新鲜,但如有机会穿越到元末,去昆山玉山草堂游览一番,那一池的并蒂莲,两头的、四头的,多者竟有十三头并蒂,不知要让人如何咋舌了。
实习生 许小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顾瑛画像
“江南巨富”家的荷塘
玉山草堂的主人是“江南巨富”顾瑛,造并蒂莲池时他已年近40岁。
顾家是江东望族,据说是南朝顾野王的后人。顾家世代为官,素有武职传统,其祖父顾闻传曾任元卫辉怀孟路总管,攒下这偌大家业;父亲顾伯涛,隐居不仕;长子顾元臣为水军都府副都万户。顾瑛本人对水军作战也颇有研究,曾以布衣身份佐治水军,平定海寇。
1310年,顾瑛在昆山朱塘里出生,原名顾德辉,从小聪明,精于商贸,16岁代父管理家业,30岁就“半退休”,埋首读书;40岁便放手将家业移交给儿子女婿打理,彻底退休,过起了读书、看画、赏玩彝鼎的生活。
元统二年(1334)元夕,25岁的顾瑛参加昆山好友姚文奂的家宴,宴上诗词唱和,宴后书画品鉴,让他对文人雅集有了感性的认识。受此影响,顾瑛多次邀请文艺圈名流到自己家,吟诗题句、唱曲觞酒……
文艺沙龙越做越大,原有的居所已不够用,顾瑛决定在原址上大兴土木,二次扩建,大概那时他已想好,四十岁退休,在这里悠游度日了。
这座扩建的园林便是“玉山草堂”,“亭馆凡二十有四”,美景二十余处,荷花池是其中之一。
顾瑛在玉山草堂内一共砌了三个荷花池,两个长方形,一个椭圆形,占地约8亩。池中专设有“并蒂莲”池,种植并蒂莲。这个池子特别考究,池底安放有孔石板,荷梗从石孔中长出,这是防人偷窃藕种。
顾瑛的并蒂莲种从何而来?一说因其捐资助大明崛起有功,朱元璋将印度进贡的异种并蒂莲赏赐给他。但这个传说并不可靠。玉山草堂1350年以前就建成了,大明1368年才建立,印度进贡之说何从谈起。
也有说并蒂莲是顾瑛花重金从天竺引进,这多少更为实际。
顾家并蒂莲自种植以后,开了600余年,虽然后来玉山草堂毁于战火,但并蒂莲都会开放。1936年,曾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的叶恭绰还曾领记者和摄影师前往东亭赏荷,上海各大报纸如《申报》《新闻报》纷纷报道。
苏州文人周瘦鹃也曾多次赴正仪观赏并蒂莲。“莲花千叶千般好,苦忆当年顾瑛”,在他的建议下,苏州园林管理处也到正仪镇要了许多藕,种在了苏州园林的荷塘。
而昆山正仪镇,也重新挖了荷塘,将顾家旧地里的并蒂莲移植了过去,一直盛放到如今。
《荷花鸳鸯图》轴,明,陈洪绶
遍邀名流加入玉山雅集
对“生活家”顾瑛来说,并蒂莲只是他生活美学中一个小小的“点”,他后半生极力经营的是“玉山雅集”。
在好友姚文奂的雅集中,顾瑛第一次遇见鉴书博士柯九思,当他立意要创立玉山雅集之后,便多次邀请柯九思前来,拿出最好的收藏请柯品鉴。
玉山雅集的兴盛来自杨维桢的加入。杨辞官后,客居苏州,以教书为业,顾瑛与之结交,互唱竹枝词,影响波及一时,名流闻讯纷至沓来。
从元至正八年(1348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顾瑛主持“玉山雅集”长达12年。据记载,玉山雅集前后多达五十余次,参与人数数百,海内文人名士如黄公望、倪瓒、杨维桢、柯九思、王蒙等均参与其中。这些人,在艺术史上都赫赫有名,多为各个文学流派和画派的巨擘。
玉山雅集是元末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雅集,后世有人将它与东晋兰亭雅集、北宋的西园雅集并称“三大雅集”。
400年后,纪晓岚对之不无神往:“其所居池馆之盛,甲于东南,一时胜流,多从之游宴”。
兰亭雅集留下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西园雅集留下名作《西园雅集图》;玉山雅集则留下文人吟咏唱和之作五千余首,这是整个元代诗歌的1/10。
西园雅集(局部) 清·华喦
玉山雅集的绝响
元末乱世,战乱纷起,玉山草堂是文人躲避祸乱与休憩身心的桃花源,也是文人骚客纵情诗酒、挥洒才情的乌托邦。
为了便于这些文人雅士的交流,顾瑛在草堂内专门造了一所书画舫。
顾瑛艺术天资极高,绘画、音律,无一不精。在书画活动之余,顾瑛还养了一个家班,在举办雅集之时,顾瑛常请家班女乐一同坐唱。这些女乐中,较为有名的有小琼瑛、小琼花、丁香秀、南枝秀,还有翠屏、玛英、素云、素贞等。
在他和朋友们留下的《玉山名胜集》中,不乏家班女乐的身影。
“玉山草堂”也是曲学家聚会的主要场所。参与雅集的人中,有词曲作者,也有剧作家。如顾坚、张翥等人。而顾瑛的家班不自觉中成为昆山腔改革的实验班子。学者认为,是他们在一起将昆山腔逐步完善,为昆山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顾瑛一生不屑仕进,张士诚夺下苏州后,强邀顾瑛为官,他不胜其扰,携母隐于嘉兴,母亡后葬于绰山故垅,又在山南预营墓地,周围遍种桂树,桂花别称金粟,故断发庐墓,自称金粟道人。
世事纷乱,雅集难再。1360年中秋节,顾瑛召集友人,在自己的坟茔前办了一场雅集,顾瑛说,人固有一死,与其死后故旧哭祭于坟前,不如生前与友人在此痛饮。
这几乎可视为玉山雅集的绝响。
1367年,玉山草堂在战火中被毁,1368年,朱元璋对苏州地区实行钳制政策,强令大批富民迁至安徽、云南等地,顾瑛巨豪,加之其子曾在元朝为官,父子二人被移居临濠,仅一年,顾瑛病死戍所,玉山雅集从此消逝。
参考资料:
中国绘画史 蒲松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巴城镇志 方志出版社2017
元代江苏绘画研究 曹清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等等。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