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骗取信任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丨案例快递
2020-07-16 20:26:10

在很多人看来,

合同无疑是双方合作的最佳保障。

然而,

有些人却利用虚假宣传,

骗取对方信任而签订合同,

令人防不胜防。

某建材公司生产销售竹木纤维板,并投放广告宣传称他公司拥有强大的集团背景和实力支撑、项目投入上亿元,数万平米生产基地、有先进的生产车间、流水线和仓库;在央视、省级各大卫视、全国高铁、互联网等都有投广告,品牌知名度高,由某明星代言。材料节能环保,0甲醛。

2017年9月,严某在电视广告上看到该建材公司发布的竹木纤维系列产品招商广告,与建材公司取得联系后,2017年10月6日,严某与建材公司签订了销售竹木纤维板系列产品合同,合同对产品、销售区域、利润分配等作了约定。合同签订后严某支付定金268000元。为销售上述产品严某租赁了店铺,产生租赁费79398元,装修店铺产生装修费226000元。合同履行期间严某还支付材料运输费7450元。

2018年2月,上海高院裁定建材公司侵害某明星肖像权。

2018年5月,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查明:建材公司提供的竹木纤维生态板的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甲醛释放量为0.3mg/L,而其官网和纸质宣传材料上的宣传,描述的是其所有产品无甲醛。且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其产品的制作工艺为“负离子工艺”,无法证明其产品具有“清除甲醛等有毒气体”的功能。决定书认为,建材公司的行为是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

2018年12月,严某以建材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致使他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存在欺诈的行为,给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由,诉至江阴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定金,赔偿损失。

审 判 结 果

一、撤销严某与建材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

二、建材公司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内支付严某416221元。

三、驳回严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裁 判 说 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经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

本案中,建材公司对外宣传的某明星代言、强大的集团背景和实力、产品无甲醛、负离子制作工艺、清除甲醛等有毒气体等均为虚假宣传,足以使严某等客户基于错误的认识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建材公司签订合同,故法院认为建材公司在与严某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情形,对严某的主张依法予以采信,且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严某提起本案诉讼未超过法律规定的1年的除斥期间,故严某请求撤销其与建材公司签订的合同于法有据,应予支持。

合同撤销后,有过错一方应当将其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并赔偿损失。建材公司按照经销商级别的不同,对所交款项的金额也有不同要求,再根据涉案合同中关于款项返还的约定,涉案款项具有加盟费及预付货款的性质。严某向建材公司付款268000元,扣除其已收货款价值128800元及在定金中扣款5995元,尚余款项133205元,建材公司应予返还。严某主张的装修费、物业管理费、广告费等合计283016元,系为履行与建材公司之间合同已实际产生的损失,建材公司应予赔偿。严某主张的制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房屋押金,其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退还,且未举证损失已经实际产生,法院暂不予支持,严某可在损失实际产生后另行主张。因此建材公司应支付严某416221元,对严某诉讼请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

法 官 评 析

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的基本准则之一,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做到诚实守信、遵守约定,坚持公平正义,善意真诚地进行每一次交易活动。欺诈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民事活动的各方当事人因自觉恪守诚信,摒弃欺诈。

供稿单位:江阴法院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号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