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门西上浮桥畔牌坊“牛市”不宜改名“牛市街”
2020-07-15 11:38:35


南京门西上浮桥畔,近日新建起一座路名牌坊,坊名现“牛市街”三字。

“牛市”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街巷,此牌坊所用之名非原地名。此举很快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且表达了不同看法。有附近的老居民说,这真是“六个指头抓痒,多事一举”……

“牛市”位于南京门西内秦淮河北侧,与颜料坊平行,沿秦淮河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东南口是新桥,西北口在上浮桥。

“牛市”是南京一个古老的地名,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据《景定建康志》和《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当年秦淮河两岸有很多集市,在饮虹桥(即新桥)附近就有贩牛的集市,牛市之名即由此而来。在明代《南京城图》上已标有牛市这一地名,不过明清时期,这里已从市牛之地,逐步演变成秦淮河畔的一条寻常巷陌,但承载着文化和历史信息的地名——“牛市”却保存至今。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代,南京的一些名流如李熙(弘治九年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殷迈(嘉靖二十年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寺卿)、顾起元(万历二十六年探花、官至国子监祭酒,著名史学家)都曾居住于此,这里还是叫牛市。清代,这里商业繁荣,著名的商家有古子敬香皂、汪天然包子、吴玉峰膏药、耿氏香糕、仰氏纸扇等,这里还是叫牛市。牛市还在《客座赘语》、《白下琐言》、《炳烛里谈》等不少著作中留下了它的印记。上世纪80年代,一部电视连续剧《秦淮人家》轰动一时,也让这部剧的拍摄地——牛市,名震南京。

2006年颜料坊、牛市等一大片老街巷拆迁。牛市除64号因是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外均夷为平地,人们大多为之惋惜。近闻“牛市”正在重建,这令我们这些老南京,特别是老门西人非常高兴,但当我们看到新建的牌坊上镌刻的地名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老地名“牛市”,而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新造地名——“牛市街”,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一个用了近千年的地名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街”呢?难道人们不知道牛市本来就是一条街吗?

我们知道,所有的地名都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例如“牛市”,“牛”是专名,“市”是通名,现在在“市”这个通名之后再加一个通名“街”,完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与有些城市地名中的通名只有少数几种、单调乏味不同,南京地名中的通名非常丰富。笔者曾做过粗略统计,南京地名中所使用的通名有一百四十多个,如以“市”作通名的地名,除“牛市”外还有晚市、网巾市、木料市等,这是南京地名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据我所知,古城西安也有用“市”作通名的街巷,如 “槐市”、“柳市”等。

南京地名文化是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是南京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努力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相反。杨隆鑫(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