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地理 | 王振羽:九条巷与曾国荃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09 15:56:27

曾国荃


南京鼓楼区有头条巷、两条巷一直到五条巷。秦淮区也有三条巷、四条巷,还有八条巷、九条巷,这两条小巷并非靠近四条巷,而是处于洪武路与中山南路之间,东西走向,自淮海路次第南来,过了羊皮巷、程阁老巷,就是八条巷、九条巷。

九条巷,无甚特别,有一学校,横跨小巷南北,曾叫二十三中,也就是钟英中学。50年前,叶兆言先生在游府西街小学毕业后到此读书,当时他家住延龄巷,距此不算太远。他在这里读完初中,又继续读高中,将近五年时光,在此消磨度过。他曾有长篇小说《没有玻璃的花房》,提及过这段青葱岁月。但今天在此,主要是说说一位曾国藩的弟弟、也做过两江总督的曾国荃,江湖人称曾九帅。九条巷里说九帅,却是为何?因为曾九帅曾住在此地,在130年前又死于此地,他的宅邸被改建为曾公祠,如今仍在钟英中学北院之内。

曾家兄弟5人,曾国荃的功名虽不及他大哥,却要远远高于其他3人,不仅对于满清功不可没,对曾国藩的帮助也属最大。

曾国荃比曾国藩小13岁,生于道光四年,即1824年。16岁时,他跟着父亲到京师,就学于曾国藩,很得哥哥的嘉许。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国荃回到湖南原籍,曾国藩送他到芦沟桥头,以诗为别,如此写道:“辰君平、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曾国潢生于庚辰年,曾国华生在壬午年,曾国荃表字沅甫,故以“辰君”“午君”“老沅”分别代指三位兄弟,诗赞曾国荃才俊特出于兄弟几人之上。

1856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在江西湖口惨败,被太平军围困在南昌周围的狭小地区,处境十分险恶。曾国荃为救其兄,与吉安知府黄冕劝捐募勇3000人,援救江西,连陷安福等地,进围吉安。与他同去救援的,还有周凤山一军,曾周两军合六千人。

后来,曾国荃丁父忧回籍。太平军复至吉安,周凤山军败溃。江西巡抚耆龄奏起国荃统吉安诸军,军复振。这年冬天,败石达开于三曲滩,之后又克吉水、万安,督水师毁白鹭洲太平军船,破城外坚垒,遂克吉安,擒太平军领袖李雅凤。来年又赴江西,率朱品隆等军五千余人援剿景德镇。当时两军对垒相持数月,清军“莫肯先进”。国荃至,乃合力败贼。

曾国荃打仗采取挖壕筑垒之法,实行长围久困之策。他此后攻安庆,陷天京,都以挖壕围城取胜,也因此而有了“曾铁桶”的说法。

如果说,曾国荃在江西崭露头角,而他在此后安庆之战中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一战成名,终于成为湘军中的中流砥柱。

安庆处于长江中游,溯江而上可据汉口、武昌,顺水而下,则南京门户洞开,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曾家兄弟准备攻取安庆之时,该城已被太平军占领经营达9年之久。

1860年6月,安庆攻坚战拉开序幕。曾国荃率湘军8000人在安庆城西、城北开挖长壕两道,造成包围之势,断其军粮。城内太平军屡次出城作战,湘军都坚守壕垒,不轻易越壕迎敌。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前来救援,也始终无法突破湘军阵地。

安庆之战成了关系太平天国和清王朝之间军力消长的大决战。安庆之战的激烈、残酷,骇人听闻,一月之内,仅集贤关内外,太平军就死亡一万多人。此时,安庆与外界的联系已经断绝,一些外国商人将粮食偷运卖给太平军,但曾国荃把守航道,以高于太平军的价格收买粮食,使安庆城内的太平军陷入绝粮困境。1861年9月5日,曾国荃用地道填埋炸药轰倒安庆北门城墙,湘军蜂拥而入,太平军守将叶芸来等16000余官兵投降,但多被曾国荃诛杀,曾国荃也因此得了一个“剃头匠”的绰号。据说,曾国荃将英王府的所有财富据为己有,装船运回湖南荷叶塘家中。安庆之战,曾国荃又为湘军立了大功。曾国藩也真正摆脱“客寄虚悬”之尴尬局面,督署两江,节制四省。

1862年春,曾国藩开始部署进攻天京,他又把主攻的任务交给了曾国荃。曾老九率军急进,连下无为、巢县、含山、大胜关等地,直逼天京城下。1862年5月31日在天京城南门外的雨花台扎下营寨,使所部处于孤立突出的险境。曾国藩替他担心不已,写信劝他暂时后退,以求稳妥之策,但是曾国荃却毫无退兵之念。他故伎重演,在天京城外深挖壕沟,广筑防御工事,结合水师,全力出击,靠2万军队击退了号称20万的太平军。

是时,江南瘟疫流行,曾国荃军中也难以幸免,大肆蔓延,湘军元气大伤。但就是如此艰危之局,到了1864年2月,曾九帅终将天京合围。是年7月19日午后,曾国荃的心腹大将李臣典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之下的三万斤火药……

天京终于陷落。湘军入城后,曾国荃纵容部下,天京被洗劫一空,为消赃隐罪,他还纵兵放火烧房,使天京城顿成一片火海。

曾国荃攻下天京后,非但没有青云直上,反倒受到官绅的非议和清廷的追究。曾国藩谙熟为臣之道。他急忙以曾国荃病情严重为由,请求将其开缺回籍。直到1866年,曾国荃才奉谕起任湖北巡抚之职。到了光绪十年,他调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十六年,卒于官。

也有人说,曾九帅死在衙署,死前并无特别征兆。九条巷,当时人称曾公祠巷,后来才改称九条巷,与曾国荃这位曾九帅并无关系。

曾家兄弟,手足情深,令人艳羡。曾国藩还没有出京办团练的时候,曾经有一首诗,《早发武连驿忆弟》: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武连驿,地在四川剑阁,曾国藩办完公务返京途中,眼见此地关山,想念三湘兄弟,写下如是诗篇。

曾国藩写给曾老九的对子,也都很有意思,如:

千秋邈矣独留我,

百战归来再读书。

再有: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不一而足,颇可玩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