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专家郭群长详解珠峰测量往事
2020-05-28 11:54:35


1975年5月,珠峰测量分队向海拔6700米观测点挺进(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


27日上午11点,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60年前,1960年5月25号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中国对珠峰的高程测量从何时开始的?在测量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高级工程师郭群长从事测绘工作40年,曾在本报开设专栏《军事地图故事》,就珠峰测量问题,记者连线了郭先生。

记者郭老师,中国对珠峰有过几次测量?

郭群长:中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先后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实地测绘和科考,其中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数据。

第一次测量是在1966~1968年。但因未在珠峰峰顶设置测量觇标和量测积雪厚度,测得的高程数据没有公布。

1975年的那次测量,是由登山队员攀登到山顶,竖起红色金属测量觇标,量测了峰顶积雪厚度。测量队员在珠峰脚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对珠峰顶上的觇标进行了观测。为了获得更多对高程观测值产生影响的大气垂直折光数据,测量队员从5月27~29日连续进行了三天观测,取得了不同时间段的观测数据。最终经计算,得出珠峰冰面高程为8848.13米(已扣除珠峰峰顶积雪厚度0.92米)。这个数据是当时国内外有关珠峰高程测定中最为精确的一个数据。

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后,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测量数据,1992年、1994年、1999年和2005年,中国又对珠峰进行了四次测量。

2005年5月的这次测量,是国家测绘局组织的,综合运用了经典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并首次在珠峰峰顶测量中利用冰雪雷达探测仪测量冰雪厚度,经严密计算,得出珠峰岩面高程为8844.43米。

这次测量是非常精确的,珠峰岩石层上有冰层,冰层之上还有雪层。以往测量数据,最多是扣除了雪层厚度,而这次则将冰层厚度也扣除了,扣除冰雪厚度共3.5米。

1975年5月,珠峰测量分队技术人员在珠峰下进行地面摄影测量(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


记者据史料,1708年,清康熙帝就下令测绘珠峰了。那时候没有测量高度?

郭群长:那是测绘,不是测量。《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前后,康熙曾询问尼布楚及东北地区各重要地点的经纬度,但当时的东北地图简略不详、标绘粗漏,康熙十分失望。不久,又有法国传教士来华,发现地图的地理位置与实地不甚相符,便上奏给了康熙帝,康熙就下令重新测绘全国地图。整个测绘工作,采用先进的欧洲测绘方法,不下于8个传教士参与,有法国人、葡萄牙人,还有奥地利人。在这些地图中,可以看到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早的汉字译名。“阿林”是藏语山脉之意。

对珠峰高度进行测量,要到1852年,印度测量局对珠峰进行了远程观测,他们也没有到达峰顶,用的是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他们对珠峰高程的测量不止这一次,但都因测站高程较低,距珠峰太远,施测方案不够缜密,所测数据互差很大。1975年我国公布测量珠峰高程以前,国外大多采用印度1952~1954年测定的珠峰高程数据,峰顶雪面高8847.6米,而中国地图、书刊中有关珠峰高程的记录,一直沿用印度1902年的数据,8882米。

1975年7月,珠峰测量分队合影(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


记者郭老师一直在用“高程”这个词。

郭群长:这是测绘学中的名词,就是人们所说的“海拔”或“高度”。高程是从水准原点测起的,全国各地包括珠穆朗玛峰的高程,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为起算依据测算得到的。

为使测算全国各地高程有一个统一的起算依据,首先需要确定一个高程的起算面。国际上,大多国家和地区都选取海水面的平均位置(称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面。

为求定平均海水面,通常在沿海地区合适的位置设立若干个验潮站,对潮汐进行长期观测,并记录该处的海面位置。由于受海面地形的影响,在不同地点设立的验潮站观测得到的平均海水面存在差异,所求得的平均海水面均不相同,因故就有不同的高程基准。民国时期,中国在东南部已建有一些验潮站,但验潮设备和条件大多简陋,验潮观测资料多不连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恢复和整理已有一些验潮站外,又陆续新建了若干验潮站。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初,具备一定条件并有验潮记录的站,有坎门、吴淞、青岛、葫芦岛、大连等。总参测绘局经实地考察,认为青岛验潮站具备位置适中、地壳稳定、交通便利、设备较好等条件,便确定以青岛验潮站多年验潮资料推算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国家高程基准面。

为了明显而稳固地将平均海水面的位置标识出来,还需在适当的地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水准点,作为一个国家高程的测算依据。这个水准点,就称为国家水准原点。经实地勘察,总参测绘局于1954年12月在青岛观观象山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并在原点附近选了两个附点和3个参考点,加上青岛验潮站,构成完整的水准原点网。1956年4月,总参测绘局牵头以青岛大港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水面(称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国家高程基准面,严密测算得到国家水准原点相对于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的高程为72.289米。

为便于各行各业方便使用水准原点数据,军队和地方大地测量工作者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历时25年(1951~1975年)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布测了国家高程控制网(又称国家水准网)。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浩大的工程,是大地测量工作者不分寒暑,历时25年一步一步丈量完成的,并最终测算到珠穆朗玛峰。

1975年测量出的珠峰高度,就是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为基准起算的。那次测量所得出的8848.13米便是从水准原点开始测算的。

但是,由于求定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所依据的验潮资料时间较短,后又发现1950年和1952年的潮位记录中存在约20厘米的粗差,原因也无法查清。为进一步提高国家高程基准的精确性,中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验潮资料,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新的国家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算得到更为精确的国家水准原点。2005年测出的珠峰高程数据8844.43米,便是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算得到的。

(按:网上在讲述珠峰测量时会涉及到“水准零点”和“水准原点”这两个专业名词。这两个名字表达的是两个概念。郭老师对此有专文:《中国水准原点与水准零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