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挖金银花,却摘了断肠草,赶紧收下这份野菜不完全指南!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5-12 20:15:01

随着气温升高,路边、公园里、小区绿化带等有树有草的地方,都能看到阿姨们出没,目光如炬,专注埋头“掐尖儿”......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因为吃野菜差点丢命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不禁令人揪心。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共有 1045 人因食用了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而中毒,死亡 89 人,主要原因是误采误食。可见“天然”的野菜并不是那么安全。

野菜?毒菜?有的长得像双胞胎

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长的跟双胞胎似的,比如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容易混淆;荠菜的幼株和蔊菜、独行菜看起来区别不大;香椿芽和漆树的芽很相近。如果采摘不当,误食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小命不保。

常见以下几种,经常被误采误食,引发危险:

金银花与断肠草的区别

想摘金银花,却采了断肠草;想摘水芹,却采了毒芹菜(石龙芮);想摘马兰头,却采了一枝黄花;想摘秋葵,却采了曼陀罗……

野菜也不是安全无污染

在众多妈妈们阿姨们的眼里,野菜就是健康、绿色、无污染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很多野菜生长条件不佳,除了色“绿”实在不能称得上“无污染”。比如生长在高速路附近的野菜,受到汽车尾气、路边尘土的污染,很有可能将空气中的铅、汞等重金属物质吸收,长期采食容易有重金属慢性中毒的风险。

图源 视觉中国

而公园里的野菜,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浇的水可能是城市绿化用的中水。中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后,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即便是叫郊外,也很难被称为完全的原生态。郊外不止有野菜,或许还有还有化工厂或者别的不确定因素。

野菜不等于养身神菜

最后,说一个心声——众妈妈们亲睐野菜可能是看中“野菜清热解毒、防癌抗癌”功能啥的,特别是一些有苦味的野菜,甚至被宣传为天然的药物。

其实野菜柴、苦、涩的口感通常来自纤维、草酸和一些生物碱等,虽然吃起来好像风味独特,但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毒性。

图源 视觉中国

比如,被称为“山菜之王”的蕨菜研究表明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是因为新鲜蕨菜含有一种2B级致癌物的“原蕨苷”物质,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致癌的风险;因为膳食纤维、吃法众多而广受喜爱的苜蓿,生吃的话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患者的病情加重;还有被称为“野菜中的贵族”的香椿,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容易腐烂生成大量亚硝酸盐,所以食用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以及正确烹调。

所以,疾控专家提醒,野菜千百年来都只是“野菜”,而没有升级成普通蔬菜或药材,说明它们并不完美,更没有什么神奇药效。正常情况下,最好安心去超市买普通蔬菜。吃野菜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来源  江苏疾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