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州遭遇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罕见少雨天气,且气温明显偏高,出现较重气象干旱情况。前几日,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如约而至,一定程度上为农田“解了渴”。这两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扬州西郊仪征市刘集镇看到,广袤田野经过雨水冲洗,显得鲜亮、明净,小麦田、蔬菜地,东一块,西一块点缀于村庄,田园风景格外秀美。
及时滋润
在刘集镇利民村,村集体种植的西瓜即将大量上市,降雨缓解了瓜棚旱情,还对后续果实的成熟上市带来利好。“这次降雨之后,西瓜的长势会更好,色泽也会更加鲜亮。”利民村党总支副书记方开韦说。该镇谢进家庭农场负责人谢进告诉记者,降雨之后,露天桃林的旱情能得到缓解,树上小桃子有了充足水分。同时,也能促进幼龄桃树根系生长,更好地吸收养分。
秀美田园
据介绍,刘集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打出一套抗旱保产“组合拳”。镇农业部门在仪征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及时发布抗旱指导意见,组织协调水源灌溉,筹集应急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喷灌机等抗旱物资。截至目前,已发放应急救灾小麦叶面肥等3.49万亩,组织农户购买抗旱机械60台(套),高效开展喷灌作业。
补给水分
位于刘集镇利民村的金农种业是该镇最大的土地承包户,承包面积达1万余亩。负责人胡立军表示,作为规模化种植主体,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节水灌溉设备服务,助力提升全镇抗旱防灾效率。据了解,该镇组织农技人员、村农业负责人、小麦种植主体开展现场观摩喷灌作业,为小麦稳产筑牢防线。
记者采访获悉,针对旱情,该镇排查沟渠堵点,保障灌溉水流畅通;统筹调配抽水机、移动泵站等设备,实施“错峰轮灌”,优先保障扬花期麦田用水。“大家都下沉一线指导当前抗旱保产工作,调度掌握全镇小麦受旱情况,协调水源调度、物资配送、机械调配等工作。目前已经出动技术人员50多人次,开启提水泵站6座,累计完成抗旱补水529.76万方。”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表示,将多措并举抗旱保灌溉,守护农民“粮袋子”,动态掌握最新情况,有效指导抗旱减灾。同时抓实保灌抗干旱,19个村(社区)组织群众积极利用水库、河流等水源,通过抽水、补水、低压管道等方式最大程度提供灌溉用水。此外,提醒农户密切关注天气状况,提前做好储水蓄水准备,抢抓农时、科学应对,提升抗旱能力。通讯员 赵磊 赵楠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潘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