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爱心、心态阳光的老师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
2025-04-24 15:48:14

4月23日下午,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开展了一场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以“做一位有爱心、心态阳光的老师”为主题,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成长打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贾军主持本次活动。

活动开场新颖生动,一段趣味视频迅速吸引了在场教师的注意力,随后苏霍姆林斯基笔下“差生”巴甫里克的故事引发大家深度思考。巴甫里克原本活泼好动,却因小学教师的严苛与偏见变得沉默寡言,直至中学遇到善解人意的植物学教师,才得以挖掘潜能,最终成为农艺师。这一案例生动展现了教师态度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促使教师们反思自身教育方式。

在教育理念分享环节,贾军引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名言,点明爱的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卢梭、吴正宪等教育名家关于爱的教育理念也被一一阐述,进一步深化了教师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为更直观展现爱的力量,活动介绍了张桂梅和魏书生两位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即便身患疾病,仍坚持用工资资助学生,助力数千名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魏书生面对“问题学生”从不放弃,凭借爱心与耐心,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走向成功。这些故事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用爱育人能够创造教育奇迹。

紧接着,贾军带领教师们深入探讨具有魅力老师的特质。李凤遐老师提出的“微笑、激情、爱心、正直、理想”育人十字方针,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其中爱心备受关注。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还要以宽容之心接纳学生,用爱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坚定信念。

谈及如何成为心中有爱的老师,贾军强调教师自身需具备阳光心态。罗曼・罗兰的“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阳光心态的重要性。拥有阳光心态,不仅能激发教师工作潜能,还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教师在面对课堂挑战、教学压力等逆境时保持乐观坚韧。

在助力教师练就阳光心态的讨论中,贾军引用了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曾凡林和12355心理咨询专家王慧的建议。曾凡林副教授建议教师做好自我调节,通过认知重构转换思维方式,利用放松练习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同时,积极寻求身边人的支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正确看待学生问题,借助家校社协同力量推动学生成长。王慧老师则强调教师要先关爱自己,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爱学生。当心情烦躁时,可选择美食、逛街、运动等方式自我疗愈,以良好状态投入教育工作。

活动尾声,贾军进行总结,此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教师们将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教学,做像向日葵一样积极向上的老师,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阳光,用爱心照亮他们的未来,用阳光的心态陪伴他们的成长,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一直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通过制度保障、教育引领、问题防范等措施,创新教育形式、完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全面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通讯员 向未霞 新江北记者 杨思楠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