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文垂上位激起千层浪
“考文垂是谁?”——北京时间深夜,国际奥委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后,全球网友集体暴走。
这位1983年出生的津巴布韦前游泳冠军,以黑马的姿态干翻了一众“老钱”贵族,成为国际奥委会113年历史上首位女主席、首位非洲主席,以及首位能让人感叹“这主席比我也大不了几岁”的“80后”。
有人翻出旧账: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考文垂还在泳池里扑腾,虽然巅峰已过,但英国观众为她尖叫,巴西大妈为她挥舞国旗。而我就是幸运者之一。
考文垂的简历上有四大金光闪闪的tag:奥运冠军、非洲、女性、80后。但众所周知,标签这玩意儿就像泡面包装上的牛肉含量——仅供参考。
比如奥运冠军的履历在奥委会中能得到“这是自己人”的认可,但竞争对手塞巴斯蒂安·科当年的咖位比考文垂只高不低,也是万人迷级别的大明星,堪比“体育圈刘德华”。
塞巴斯蒂安·科当年也是颠倒众生的万人迷
至于“非洲”标签,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津巴布韦在非洲的存在感近乎小透明。更魔幻的是,该国人人都是“亿万富翁”(手持10万亿津元≈30美元),买三个鸡蛋需要动用计算器数零。
津巴布韦元上的数字会让你怀疑人生
考文垂若真打“非洲牌”,可能得先给奥委会委员们上一堂《如何在通货膨胀中优雅地吃土》经济学讲座。
真正让考文垂杀出重围的,是另外两个看似低调实则致命的标签:**80后+女性**。
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位,过去113年中的变迁宛如一部《权力的游戏》。历任主席不是西装革履的欧洲老绅士,就是名字里自带“世袭”buff的二代(比如竞争对手小萨马兰奇)。这群人开会的画风,大概介于“古董拍卖会”和“养老院茶话会”之间。不管是66岁的小萨马兰奇 ,还是69岁的塞巴斯蒂安·科,如果他们当选,闭着眼睛你也可以想到,未来10年的国际奥委会可能跟之前的罗格、巴赫是一个套路。
小萨马兰奇,1959年生人
塞巴斯蒂安·科,1956年生人
考文垂的竞选纲领很叛逆、很炸裂:拥抱电竞、押注AI、讨好Z世代。她的当选,相当于在养老院的麻将桌上突然空降了一位扛着电竞键盘、喊着“AI改变奥运”的酷姐。她甚至不用说话,光是42岁的年龄就足够让其他委员们血压飙升,
但现实很骨感:现在的奥运会,早不是萨马兰奇时代那个“各国跪求主办权”的金疙瘩了。如今的申办流程堪比相亲市场——巴黎2024和洛杉矶2028都是“包办婚姻”(没人竞争直接指定),2032年布里斯班干脆上演“求婚全靠PPT”。更别提俄乌冲突一闹,奥运村都快成地缘政治辩论现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最终用自己的选票做出了选择。
在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如果把顾拜旦比作开国君主,萨马兰奇是地位和前者不相上下的中兴明君,罗格和巴赫则皆是守成之人。那么考文垂最终会留下什么样的记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想主题词一定是变革。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歌德在《浮士德》中的台词作为结尾,“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不断上升。” 祝考文垂好运,也祝奥林匹克运动好运。
校对 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