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紫牛 | 盲女刘妮:谁能帮我找到失散多年的家?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13 21:55:27

家住徐州市泉山区湖西雅苑的刘珠青今年52岁,患有先天性眼盲。6岁时,一次意外让她与父亲在人海中走散,这一别便是40多年。40余年间,刘珠青的生活虽然几经波折,但心中那份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却始终如一地照亮着她,让她一步步艰难地挺了过来。如今刘珠青虽年过半百,但时间却未能冲淡她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为了完成心目中始终未了的心愿,她找到扬子晚报《有事找紫牛》栏目,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能够帮助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

小时候叫刘妮,家住火车轨道旁

12月12日,记者来到了刘珠青的家中,听她讲述了那段珍藏心中关于“家”的宝贵回忆。刘珠青告诉记者,她从小生下来就没有眼球,天生就是盲人。虽然6岁就和家人失散,但关于家人的许多记忆却一直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我小时候的名字叫刘妮,家里兄弟姊妹7个,我排行老五。妈妈名字叫张美英(音),大哥叫刘军祥(音),还有个姐姐叫刘香(音)。”

刘珠青记得,小时候妈妈和姐姐是十分疼爱她的。“小时候别的小朋友总是笑话我,不跟我玩,总是姐姐带我出去玩。还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脚踩翻了妈妈烧稀饭的锅,妈妈丝毫没有责怪我,而是赶紧带我去医院擦药。”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在刘珠青心中,这些温暖的记忆几十年间从未被磨灭。

虽然能清楚地记得家庭成员的名字,但刘珠青却记不得老家具体的名字和地理位置。只记得父母在家务农,说话的口音和徐州市区相差不大。家里曾经养过猪,小时候在家经常能听见火车驶过的声音,还会经常和兄弟姐妹们坐船玩。

6岁不幸走失,在福利院长大成人

回忆起和父亲走失那天,刘珠青至今仍记忆犹新,激动时都忍不住颤抖落泪。“那天爸爸带我坐汽车去徐州玩,下了车之后爸爸让我在原地等他,但我等了很久爸爸都没来,我就一直站在那哭,心里想着爸爸怎么还没来?怎么还没来?!”

过了没多久,一位好心的阿姨上前询问刘珠青的情况,得知她与父亲走失后,便将她带回了家中照料了几日,后又将她送到当地遣送站。但由于刘珠青无法说出具体家庭位置,当时通信又不发达,遣送站也无法联系到刘珠青的家人,只好将她送到了徐州社会福利院。

就这样,刘珠青在福利院一待就待到了18岁,中间还在盲校学习了盲文,掌握了一门按摩的手艺。在福利院阿姨的介绍下,刘珠青和同在福利院工作的一位盲人按摩师结了婚,两人婚后一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生活虽不富裕,但总算有份稳定的收入,三口人的小日子也算知足。

历经生活磨难,如今只想圆团圆梦

但好景不长,由于刘珠青老公患有脑部疾病,术后2年一直卧床不起,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人世。当时的刘珠青才30多岁,儿子才刚刚上初中。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刘珠青只能靠着丈夫的抚恤金和低保,艰难地将儿子抚养长大。

如今,刘珠青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儿子儿媳都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珠青对亲人的思念却愈加浓厚。早年间她也试图寻找过,但结果却是一次次失望。如今,刘珠青找到《有事找紫牛》栏目,希望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帮她找回失散多年的家人。“我想找到我的妈妈,让我能好好孝顺她!”

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如果您有关于刘珠青(刘妮)家人的线索,请拨打扬子晚报官方热线96096,将线索及时提供给我们。同时希望您将该文章转发出去,让我们共同携手,用爱与希望,为刘珠青点亮回家的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