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谷子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潮流。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谷子经济”相关企业数超594万家,97%的企业为近5年内新成立。截至目前,今年新增谷子经济相关企业282万余家,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5%。
据悉,“谷子”来源于英文“Goods”(商品),可以广义地理解为IP“周边”的一种,包括徽章、亚克力制品(钥匙扣、立牌等)等。它们大多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收藏和流通。购买“谷子”的行为被称为“吃谷”,而共同交流的圈层文化被称作“谷圈”。
2014年,相关企业年度注册量仅为1.3万余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逐年攀升。至2019年,相关企业年度注册量已达到5万余家。到了2020年,更是实现了显著跃升,相关企业年度注册量激增至18.8万余家,较前一年增长近三倍。
此后,“谷子经济”相关企业的年度注册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相关企业年度注册量达到51.6万余家,2022年更是攀升至133.9万余家。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跃升至277万余家。连续两年实现翻倍增长。
据了解,“谷子”的价格因IP的热门程度和稀有程度而异,有的价格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尽管如此,仍有大量年轻人愿意为此消费。谷子不仅具有商品属性, 相关社交互动也增强了年轻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不过,随着“谷子经济”的兴起,针对热衷于收集动漫周边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诈骗时有发生。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信息显示,目前有超1.5万余家的谷子经济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另有1.8万余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不久前,江苏省消保委曾提醒:“吃谷人”(即“谷子”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增强消费安全意识;家长注意引导;平台加强对预售类“谷子”商品的保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