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北固是吴山,画出楼台云水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
11月30日,镇江西津渡音乐厅门前广场,金灿灿的“诗歌树”亮了起来。12月1日晚,这里将举办“江河交汇,水韵千里——七届扬子江诗会主题诗歌朗诵会”。
与长江和大运河相关的诗,带着江河交汇处的翩跹情思,点亮了被秋风染黄的梧桐树。
路过这里的孩子与家长们带着好奇,纷纷诵读悬挂在树上的诗条,尝试对出下半句。
你瞧,路过此地的“许仙”也被这灿烂的诗条所吸引,邀请孩子们与之对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来自镇江丁卯二小的两位女生陈媤月、唐欣,与来自镇江中山路小学仁章校区的三位男生王璁萸、李苏城和赵航霆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随着吟诵的氛围逐渐热烈,孩子们一开始的腼腆与拘谨一扫而空,连“许仙”也被镇江小朋友镇住了:他们对起诗词来如行云流水,一些较为生僻的诗也难不倒他们!
有意思的是,在对诗过程中,一位软糯可爱的小女孩要求坐在“许仙”旁边,为哥哥姐姐们鼓掌加油。
小姑娘才两岁半,是参与对诗的男孩赵航霆的亲妹妹。赵航霆很喜爱诗词,一开始背诵古诗词,也有理解不到位,感觉拗口的时候,不过他很会动脑筋,专门在网上找寻解释古诗词的动画片来看。他发现,这种从形象画面开始的记忆方法,更为有效。
跟着哥哥一同看诗词动画片,小妹妹耳濡目染,如今也能完整背诵《静夜思》《悯农》等名作,一脉书香在这个家庭里得以传递。
个子最高的男生李苏城,思维敏捷,抢答不少,他的母亲分享了儿子背诵古诗词的要诀:只要曼声朗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如今已上5年级的李苏诚,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经常与小伙伴分享古诗词真正的魅力:“你细品,很多诗里有一种哲思在。”
在西津渡口,在这片古今交融、江河交汇的大地上对诗,孩子们清亮昂扬的背诵,发自内心的感悟,证明诗词文脉绵延不绝,我们古老的诗歌仍然生机勃发,以深刻隽永的精神之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华明玥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