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战疫·心理聊吧 | 母子 “云互怼”,回避还是面对?
2020-03-30 20:38:35

亲子关系真是永恒的话题。心理聊吧收到了一篇妈妈对儿子的长篇“控诉”。儿子因疫情中断了还不到半年的首次工作,宅在家里,鉴于母与子曾经的冲突,两人开始启用“云沟通”,可是依然避免不了“云战争”。这还怎么相处?听心理专家捋一捋吧。

倾诉:我和儿子矛盾升级,“云相处”也免不了“云吵架”

最近,我和疫情宅家的儿子,互怼越发频密了,窗外人烟稀少的晚上,经常能看见我们在网上“云互锤”,咚咚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虽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我们的交流99%都是通过微信和QQ,照他的说法,书面语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直面冲突升级。有鉴于宅家中期,母与子曾经的战况惨烈,我也就默许了特殊时期的这种相处模式。所以,现实中,我和他的直接对话只剩下:早上喊起床,中午喊吃饭,晚上喊睡觉间或刷牙。

但即便如此,母与子之间,依然无法避免交战的火星迸发,就在上周四晚上,我们之间又一次爆发了“云战争”。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同学在朋友圈发布了招聘启事,我觉得不错,就替儿子把大四找工作的简历发了过去。看过之后,我同学提醒说:他不是参加工作了吗?怎么没写?如果没有银行同业经历,其他工作经历也很重要,让他补上吧。

儿子因为疫情而中断的,还不到半年的首次工作,具体细节我并不清楚,于是,我就QQ让他补充一下再发给我。很简单的一件事,结果他不光不领情,竟然还炸毛了,第一句话就是指责我,“投简历为什么不先征求我的意见再投!”第二句话是,“既然你投简历能越俎代庖,补充工作经历你也写了好啦!”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杀伤力巨大的子弹,隔着屏幕嗖嗖向我扑来,我只来得及见缝插针回怼了一句,我又不知道你具体干的啥工作!写写很难吗?结果,他火更大了,你啥都不知道,就替我做主,下次,你能不能先问问我的意见,再替我当家!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我气得哆嗦着嘴唇,放下鼠标冲出书房,站在他紧闭的房门前吼道:不写拉倒,以后你的事儿,我再也不管了,你随便吧!

一个小时后,一份完整的简历悄没声地发给了我,我仔细检查两遍无误,赶紧给我同学发送过去,想想刚才气的七窍生烟后的发誓,感觉当妈的真是毫无自尊!

周五早晨,带着隔夜的一肚子气去上班,果然就丢三落四了,进了会场马上要开始PPT演示了才发现,关联企业的一个重要数据还在微信上,而会场准备的电脑只有QQ,于是,我跟儿子云求救:我微信发你一份数据,你QQ再回传我。担心他不够重视,我还专门强调:我十点汇报要用!

结果人家直接回复了一句:真麻烦,你自己弄不行吗!我立马眼就红了,举手之劳的事儿都不干,他想干嘛!想想他以前上学,把书啊作业啊眼镜啊,还有牙套落在家里无数次,大清早我从来都不怕麻烦,绕城一溜小跑送去,还总怕干得不到位不如意。于是,“不用你了”四个字秒回复通过屏幕,带着万钧气势直接甩他脸上……5秒后我要的数据传来了。

十五分钟后,他讪讪地追发:想了想,是不是自己语气太冲了,但是这事确实很简单,没必要麻烦我啊……我刚消下去的火腾地一下又上头了,这是安慰我的情绪吗,这根本就是抨击我的智商!会议一结束,我立马升级了回怼模式,结果,他的火比我还大,“云咆哮”道:我自我反省还解释了,你还要怎样!我感觉血压噌噌地升。

孩他爸劝我,疫情期间,身体为重,忍无可忍还需再忍!

解析:避免直面冲突的同时,也隔离了“直面关爱”

心理学硕士、一级教师、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心理教师周南表示,妈妈的文字表达富含理趣,用词精巧,十分耐读。激烈的亲子冲突在妈妈诙谐的文笔下并不让人感觉火药味弥漫,反而显得有些“真实和可爱”。引用儿子的说法,书面语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直面冲突。但同时也隔离了“直面关爱”,模糊了“重要细节”,回避了“坦然的面对”。这是对曾经的“惨烈的战况”的一种回避,但有些东西是回避不了的。理一理两件事儿,咱们具体来看一下。

1、找工作风波

朋友圈的招聘启事,母亲“觉得不错”,至于儿子是否“也觉得不错”这不是重点。于是妈妈把儿子简历投了出去……这事儿自然到儿子那里成了“越俎代庖”也就符合逻辑了。

点击听周南老师对“找工作风波”的分析

儿子杀伤力巨大的来源恰恰在于妈妈的“好心”,而对妈妈的“好心”的践踏恰也是对妈妈自尊心的摧毁。站在儿子紧闭的房门前的怒吼也是情绪的发泄,不是直面沟通,模糊了对儿子工作了解的细节,这样也能理解儿子选择“回避”。一个小时后,情节的回转让人觉得这个儿子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回避了情绪冲突,但没有回避事件本身。也就是说,他对“不商量而代替我做事的态度”有意见,但对“找工作”这件事情并没有意见。于是他发了完整的简历给妈妈。妈妈觉得“毫无自尊”的原因是,她又一次“毫无原则”地原谅了儿子。那以后关心儿子的事情,可能需要先稳一下,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试试看。找时间和儿子聊聊工作和心情。虽然可能会遭闭门羹,尝试换个方式站在儿子的角度沟通交流。

2、会场上的紧急求助

点击听周南老师对“会场上紧急求助”的分析

因为手机微信和QQ的文件转发问题,又急着开会用的母亲此时对儿子的“帮助”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而此时,因为儿子对这个“简单操作都不会”而嗤之以鼻的态度再一次让矛盾升级。母亲眼前蒙太奇般浮现的是儿子小的时候场景,此时的妈妈产生了联想,而此时儿子没有想到这些场景,于是妈妈产生了更复杂的情绪。儿子很率真,他的第一反应是人的本能反应。问题是,儿子就这么实诚的把“本我”的真实想法回了过去,刺激了妈妈,儿子的第二反应是经过换位思考的做法,不该这么冲妈妈,于是把数据发给了妈妈。儿子已经认识到问题,但还是很要面子的。于是他的第三反应是解释了原因:他认为这样的操作很简单。儿子质疑 “能力”的想挽回面子的话反而又暴击了母亲一次。母亲可能性格平时比较要强,很少在儿子面前“示弱”,这一下正刺激到自尊心上,“回怼”是符合逻辑的行为。儿子也很委屈,都反省了为啥还要怼我。其实怼的已经不是这件事本身了,而是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了。

其实,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是随着成长而慢慢改变的。这样的“矛盾、冲突”妈妈不愿意经历,但也不得不经历。而且还要以恰当的方式向儿子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其实纵观两个事件,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很真实的,其实母子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看到某句话后的感受。这样或许会让对方不会误解自己。也就少了很多矛盾。有些时候亲子关系就是在“怼”中变化,在“怼”中改善。

实习生 朱婧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策划 陈申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