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石涛大师创作的雕像,在“晚清第一园”扬州何园揭幕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6-09 18:55:48

6月9日,明末清初杰出画家、艺术理论家石涛雕像揭幕仪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第一园”扬州何园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长金出席活动。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重要人物,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渊源深厚

被誉为“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的石涛,原名朱若极,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声名显赫的艺术理论家。石涛与扬州渊源深厚,在扬州留下了诸多艺术创作和园林叠石作品。地处何园之南的重要建筑“片石山房”,为石涛大师叠石的人间孤本,以其丘壑宛然、秀雅别致的独特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流连。

活动现场

为纪念石涛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何园邀请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设计创作石涛雕像。据悉,吴为山长期以来致力弘扬传承中华文化,创作了600余件雕塑作品,其中百余件大型雕塑作品立于国内100多个城市广场、美术馆、博物馆和名人故居,60多尊雕塑立于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吴为山也被誉为“为时代造像者”。

当日,何园石涛纪念馆南广场上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市民游客。诗歌朗诵《咏何园》《诗意何园》等风雅节目,和何园秀美的景观、小长假里品味何园的天南地北游客相得益彰。

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现场感言:中国美术史缺少石涛会非常寂寞

“今天太阳火热,说明扬州人非常热情,这个热情表现在两个方面。”吴为山说,一是扬州人对文化的热情,二是热情欢迎石涛大师从历史走来,永久立于何园,与大家一起谈论历史与现在。石涛有一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也应当追随时代,这个时代是新时代。新时代要把历史文化、历史文脉和今天的时代发展融合在一起。

吴为山赠送书法“搜尽奇峰”致敬石涛大师

“扬州人尊重历史,怀念大师。大家心中都有石涛,石涛长什么样?还需要在现实中显现真身。石涛有自画像,但那是一个平面形象。”吴为山感言,石涛是伟大的创新者、艺术的革命者和革新者。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石涛就是一座艺术创新的里程碑。中国漫长的美术史,如果没有石涛,那是非常寂寞的。

专家表示,石涛作为清代扬州画坛的杰出代表,其画作兼具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和北方山水的雄浑之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在何园创造出“片石山房”,推动扬派叠石进入鼎盛时期。石涛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巧夺天工的叠石作品上,更在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雕像揭幕

何园负责人:更深入研究石涛书画和造园艺术,发挥影响力和价值力

何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知名风景园林专家徐亮称,石涛晚年定居扬州,参与多座园林的叠山造景,这些园林成为扬州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涛大师叠山存世的何园片石山房以及个园假山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技术价值,是中国古典园林叠山史上不可替代的标本和杰出的范例。他为扬州园林叠山技艺在清乾隆时期的高度繁荣,作出了承前启后、引领弘扬的重要贡献。举办石涛雕像揭幕仪式,就是要更深入研究石涛书画、造园艺术对扬州园林发展的影响,发挥石涛对社会的影响力、价值力。

共同见证

扬州景区党工委书记沈伯宏表示,景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石涛书画、造园艺术的内涵价值,深化与艺术名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石涛文化、扬州园林文化的影响力,为建设文化旅游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郭莉 孙祖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