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宝妈跨界又考上医学博士生,毕业后将攻读哈佛博士后
2024-05-10 19:00:38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自己从英语专业跨考基础医学博士的经历,引来众多网友关注。她从潍坊学院本科毕业后,从事了十几年的外贸工作,其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获得了同济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和法国格勒诺贝尔高等商学院的博士学位。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她自学基础医学,分别经历两次考硕和考博,2021年考上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网友,她叫刘玉娥,今年40岁,有两个孩子。读博过程中,她边照顾孩子,边做实验。目前,她已经在等待博士论文毕业答辩。今年3月,刘玉娥还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后offer,即将赴美开启新旅程。

女孩打拼十多年成外企副总

为换生活方式到高校当科研助理

2005年,刘玉娥从潍坊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成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在亲戚邻居眼中,她有了带编制的“铁饭碗”。当时的她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在一段时间过后,不安于现状的她觉得,自己可能应该出去闯一闯,索性辞掉了工作到上海打拼。

刚到上海的时候,由于学历一般,企业给她开出的薪酬都不算高。她接连面试了五六个职位,最终找到了一家愿意给5000元工资的外企。工作稳定后,想进一步学习的她,在2009年考取了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刘玉娥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我已经毕业4年了,重拾书本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一边忙工作,一边忙学习,每天都很累。”

刘玉娥在演讲

刘玉娥读研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先生,两人互帮互助,不仅顺利毕业,还步入婚姻殿堂。读完硕士后,刘玉娥发现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2013年,她又鼓起勇气到法国格勒诺贝尔高等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博士。不断求学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刘玉娥不到30岁就走上了外企副总的岗位。

随着阅历的增长,刘玉娥发现当时从事的行业壁垒并不是很高,本科生也能做,便想换一种方式生活。当时33岁的她进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做科研助理,同时考上了上海某事业单位带编制的工作,但她最终选择了前者。

因亲属肿瘤离世决定学医

经历两次考硕和考博成医学博士

2017年,刘玉娥家中的亲属因为肿瘤离世,让她坚定了学习医学的决心。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医学很有意思,每当看到博士生在做实验,都会好奇地询问。听了博士生的讲解,刘玉娥觉得很有趣,然后自学这些知识。她笑着说:“其实我刚开始也学不明白,纯粹是一个外行。我高中读文科,从来没有学过生物和化学。”

后来,刘玉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她只考了299分,没有被录取,但觉得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便继续自学。2018年10月,刘玉娥的小儿子出生了,但她依然没有停止学习。

那时候,刘玉娥虽然对医学科研充满期待,然而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文科生,想要涉足医学领域无异于异想天开。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最初,专业术语令她非常困惑。

成为医学博士的刘玉娥

刘玉娥告诉记者,专业术语的翻译与一般的翻译完全不同。她说:“我一时不理解,就先跳过去,然后接着看其他概念,翻译之前怎么样,翻译之后怎么样。这个概念会出现在各个地方,等看得多了就慢慢理解了。”

2019年,刘玉娥同时报考了同济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依然没有考上。不过她没有气馁,继续当科研助理,并在工作之余跟着学院老师和博士生做实验,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2021年,刘玉娥再一次报考了同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终于被顺利录取。

此刻,刘玉娥终于从同济大学的科研助理成为博士生,也让她有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在导师和同学眼中,刘玉娥是个典型的“科研狂魔”,节假日也在做实验、写文章。有一年除夕,她在实验室里不回家。为了节省做实验的时间,她大年三十为老公和孩子叫了外卖。

一边读博一边带娃

博士毕业后将到哈佛做博士后

刘玉娥有两个孩子,女儿13岁,儿子则只有5岁半,还在读幼儿园。读博的前两年,她总觉得压力很大。尤其是遇到论文发不出来的时候,就特别焦虑。她说:“当时手里没有文章,又想早点毕业,大脑中的那根弦一直绷着,导致那段时间情绪不太稳定。”尤其是儿子调皮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发脾气,忙完后又主动找儿子道歉。

刘玉娥坦言,自己的精力有限,多亏了父母和丈夫的支持。她也会尽自己所能,挤出时间照顾孩子。刘玉娥也发现自己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女儿放学回到家后也会跟着学习。她说:“我觉得总比下班刷手机、看电视要好一些,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刘玉娥和她的孩子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玉娥读博期间专业成绩年级第一,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15篇SCI论文,还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刘玉娥非常感谢导师的帮助。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我最初一个实验都不会,都是导师手把手教我的。当时就觉得特别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导师,非常感谢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今年3月,刘玉娥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后offer,即将赴美开启新的旅程。如今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她感慨地说:“假如我当年没有学医,大概率会在一个服装纺织企业里做高管。如果有合适的就业机会,我很乐意回到国内到高校或到药企从事科研工作。我想带孩子们出去看看,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更好的生活。”

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编辑|徐韶达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