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改写诊疗指南! 陈绍良教授团队两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荣登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2024-04-11 14:59:56

4月9日,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举行的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团队开展的IVUS-ACS和ULTIMATE-DAPT两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荣登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这两项研究成果发布后有望改写现有国际诊疗指南,优化介入手术操作和术后服药方案,以更安全有效的个体化策略造福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

目前正受邀参加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的陈绍良教授在视频连线中介绍,这两项研究均围绕急性冠脉综合征展开,历时3年2个月,有4个国家、58个研究中心参与,入选病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共计入选3505例患者,有3504例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率高达99.97%,同时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血管内超声领域样本量最大的临床研究。

记者了解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类不稳定的冠心病,也是冠心病中比较严重且需要紧急治疗的类型,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ACS患者需要在充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制定介入治疗策略,但由于斑块不稳定,斑块内脂质成分多或血栓负荷重,给介入手术带来很多困难。

陈绍良教授受邀参加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

IVUS-ACS研究证实,对于ACS患者,与造影引导相比,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支架植入可以显著降低1年随访由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组成的靶血管失败复合终点事件。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导管室主任李小波告诉记者:既往的手术方式都是在造影的引导下进行,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图像不清晰、血管角度遮挡等因素,使血管评估可能出现误差,影响选取支架大小、落脚点等,从而影响长期预后等。与之不同的是,血管内超声是一种腔内影像技术,它可以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和中膜等,可以精准选择支架的大小、长度及落脚点,做到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现场连线

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心血管学术界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愈发有信心,而伴随着如何平衡缺血、出血事件风险的问题,也引起关注。根据国际指南,患者接受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手术后,推荐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至少12个月。本次ULTIMATE-DAPT研究证实,术后使用双联抗血小板1个月后,改用替格瑞洛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出血事件,同时没有增加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CCU2室主任葛震透露,此项研究入选的中国人群占80%以上,但亚组分析提示,中国人群及非中国人群,其结果与整体人群类似,也充分显示在非中国人群,双联抗血小板1月后,单用替格瑞洛较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他还指出,患者可以少吃11个月阿司匹林,同时减少了消化道出血和再住院的风险,也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长期以来,无论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概念、新药物还是新器械,均来自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心血管界主要处于跟随状态。本次研究成果是心血管领域由中国学者主导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2篇同期问鼎《柳叶刀》主刊,同时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会议公布。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为世界ACS患者管理注入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李海慧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