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时评:怼乘务员餐车吃饭?不能“谁曝光谁有理”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2-26 10:12:09

2月21日,K511列车多名乘务员半夜在餐车吃饭,有乘客认为被打扰,便让他们小声点,随后双方发生争吵。据视频中的内容,其中一名乘务员称“刚起床接班,吃个饭很正常”。有乘客表示现在已经半夜12点了,希望对方声音小一点。后续乘客还说,“这里不是你们待的地方,你们用餐要去其他地方。”(2月23日央广网)

乘务员在餐车吃饭遭到乘客怒怼,谁对谁错,不能“谁曝光谁有理”和“谁闹大谁有理”,关键要看谁遵守、谁违反了公共场所规则。因为乘客和乘务员在火车上就餐、安静休息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都要遵守相应规则,并不因角色、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乘务员在餐车被乘客怒怼冲突事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乘客提醒在餐车吃饭的乘务员说话声音小一点并非不合理。乘客乘坐火车特别是乘坐长途火车,本就十分疲惫。不论是乘客在餐车吃饭,还是“刚起床接班”的乘务员在餐车吃饭,都应当保持一个安静的就餐环境,不能影响和打扰到其他消费者吃饭和休息,这是在餐车文明就餐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乘务员在餐车吃饭,乘客无权让乘务员去其他地方用餐。虽然火车餐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乘客,但列车乘务员同样可以在餐车进行工作用餐,跟饭店服务员在饭店大堂餐桌吃工作餐一样。

而且,火车空间本就十分有限,难以单独拿出一节车厢专供乘务员就餐。从这个角度说,乘客怒怼说餐车不是乘务员待的地方,乘务员“用餐要去其他地方”,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俨然是把餐车理解成了“消费者不离开,其他人不能进来吃饭”的饭店包厢。这也是乘客怒怼乘务员餐车吃饭不但没有得到网友支持,反而引起很多愤怒的主要原因所在。

因此,处理乘务员在餐车和乘客的冲突事件,必须清晰划分出乘客和乘务员在这起冲突事件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和责任,不能为了息事宁人式而简单地服软认错道歉,牺牲掉乘务员作为服务者的正当权益。这不但不是处理这类冲突的灵丹妙药,反而可能是一剂毒药,诱发更多类似冲突。

事实上,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不论是乘客之间,还是乘客与乘务员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多多体谅,尽量以沟通和请列车长、乘务员、乘警帮忙的正常渠道处理不愉快,而不是以拍视频、争吵等粗暴方式来解决问题,实在是没有必要把一件小事闹成人尽皆知的全网笑话。文/何勇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